第(1/3)页 随后就站在包间的门口等着,她何尝不知道,这是夫子在考验她。 想到这里,顾南秋忍不住腹诽起来。 古人就是麻烦,交钱读书多简单的一个事情啊,还得看对方父母是不是真心的。 这不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没事找事儿嘛! 那万一父母不是真心的,孩子却是个苗子呢,岂不是白白错过了。 夫子走的很慢,还是书童搀扶着上来的。 正巧这时,掌柜也把热茶送上来了,一切刚刚好! 顾南秋在包间门口,朝着夫子行礼:“夫子安。” 她就不说那些久仰大名的屁话了,把夫子迎进去后,终于是迎来了正题了。 也是她此行的目的。 “抱歉,家中无男子,还要您跑一趟。” 顾南秋非常认真的道歉,眼前这个夫子,看上去也有六十多岁了。 桃李村里面统共也就两个五十岁以上的,基本上也能看出来,古代人的寿命有多短了。 眼前这个夫子,已经称得上是长寿了。 夫子摆了摆手,示意顾南秋也坐。 “不要紧,只是有些礼,咱们不得不遵守。” 夫子的声音老态龙钟,听上去就很有岁月感,但又很慈祥,看样子,就是个非常好的老师。 顾南秋暗暗点头,难怪这个私塾读书的人多。 说话间,她已经把理正写的介绍信还有束脩递过去了。 “麻烦您了。” 老夫子没有第一时间去看钱,反而是仔仔细细的看了一眼介绍信。 姜大宝,姜二宝,姜三宝。 夫子看到这熟悉的名字,凭着自己的猜测问道:“可是桃李村姜氏?” 顾南秋也不避讳,她必须要跟姜家撇清关系。 直接地说道:“我男人是桃李村姜家幺子,七年前参军,便没了信,约莫十天前,我与姜家分家,自立门户。” 夫子诧异的看了一眼面前的女子,对方行为举止端庄,不像是一般的乡野村夫。 且一言一行,都透露出知书识礼。 夫子点点头,赞叹的说道:“既然不是姜家养大的孩子,想来读书还是有些许天资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