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相声讲究三分逗七分捧,冯光明的这句话让台底下的全都笑喷了。 春晚的场合敢用这个包袱的,不能说没有……好吧,就是没有。 “怎么了?这有什么连累的?不就是买钟、喃海吗?” “你还说?”冯光明差点急眼。 徐川摊着手,表情疑惑,“不是,我都买了,买了一整条。” “一……整条?” 冯光明这才明白过来,他捂着嘴做了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 然后和台下的观众一起笑了起来。 “哦,您说的是烟啊!” 徐川还是那副表情,“可不是烟呗……” 他拿起桌子上的毛巾,过了两秒似乎才回过味来。 然后急赤白脸的指着冯光明,“你说的是什么啊?” 台下的观众笑的前仰后合,这可不是之前那种为了烘托气氛的假笑。 冯光明指着徐川,“你也知道害怕啊?” 徐川拿着毛巾装作擦汗,“可不害怕吗,你看我这汗都下来了。大过年的,咱别胡说八道的。” “谁呀,你自己往这里面带啊,买别墅,买四合院,到你这,你买烟?” 徐川把毛巾扔在桌子上也笑了出来,“咱别往回倒啊,不礼貌!” “行了行了,咱们说点能说的。” “你也知道不能说啊?” 台下的观众笑的眼泪都出来了,后台的导演组心里拔凉拔凉的。 一个工作人员跑了过来,“导演,导演……” 总导演像是霜打的茄子,一副心若死灰,“又怎么了?” “收视率爆了……” 工作人员递过来一个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目前的实时收视率,42.63%。 这个数字比排在第二个的节目高出将近七个点。 “啧……” 几个人直嘬牙花子。 工作人员打开手机上的推特,热搜第一条:“去春晚看姓徐的现眼。” …… 台上的节目还在继续。 “我也算是华夏的文化工作者。” “这倒是。” 徐川的脸上露出一抹坏笑,“我总结了一个经验。” “什么经验呢?” “文化工作者一定要有文化。” 冯光明的脑海里立刻意识到,身边的这家伙可能打算讽刺行业里的一些不好的风气。 虽然跟现在的节目要求不符,不过前面他都拿那地方做包袱了,还能怎么样? 他立刻顺着徐川往下说道,“你这说的还真直白。” “是不是,所以怎么才能有文化呢?” “你就得多读书。” 冯光明点着头,“没错,学无止境嘛。” “哎,我就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书。” “什么史记,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啊,这些我都研究过。” “是啊……” 这时候冯光明倒是有点拿不准了,这路子不像是他之前想的那样。 “不仅是咱们华夏的,国外的我也研究。” “哦,都研究过什么呢?” “哎,您问着了,我现在研究的是日本人的名字。” 嘶,冯光明暗道不好,不过还得继续往下说,“这有什么好研究的吗?” “当然了,想当年在日本战国时期。” “那边还有战国呢?” “说是战国,其实就是十几个村子在那打。” “是,他们那土地确实比较少。” “全国的男的基本上都上战场了,成年男性基本上都死完了。” “哎呦……” “当时这个天煌就急了。” “不让大,不让大,不让大” “大大大,模人咧吧,” (陕西口音) 冯光明赶紧拦住徐川,“您先等会儿……” “这日本天煌,一嘴的斗门镇口音是怎么回事?” 徐川侧着头,“一看您就不了解历史。” “我怎么不了解了?” “想当年,秦始皇派了一个人叫徐福。” “哦,方士徐福?带五百童男童女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 徐川一脸的惊讶,“哎,你看你这不是知道这件事吗?” 冯光明瞪着眼睛,“我知道什么啊!” “徐福吗,我的本家,现在是卖糖的,过去是方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