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决胜-《烟雨醉颜红》
第(2/3)页
再听了一阵双方的意见之后,蔡占浩亮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些人考虑到,如果我方主动出击的话,恐怕会遭到对方的伏击,就会损兵折将,士气受损。这种想法,不无道理。不过,所谓「兵不厌诈」。当时,霓虹和丹铁跟他们约定的时间是子夜时分,到时,我方先按兵不动。叛军见我方迟迟不曾到来,白等了那么久,多半就会焦躁不安,士气低落,放松了警惕。而我军呢,先养精蓄锐,三更之后再发起进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当能收到奇效。为慎重起见,我方对敌方各个要塞所使用的兵力,依然需要再斟酌一番。此外,霜叶和杜思远带领一支精兵,就埋伏在驼背山一带,堵住敌军的退路。如此双管齐下,有望全歼叛军,取得平叛的胜利——
说完,环视着密室。
众人见此计切实可行,纷纷点头称赞。
接着,众人各抒己见,对各个细节再做补充完善,最后由蔡占浩集思广益,加以定夺。
商议结束之后,蔡占浩开始调兵遣将,下达了作战命令。不一会儿,众人领命而去。
柯雨萍和薛正海领命之后,离开密室,休息去了。
然而,尽管已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雨萍却迟迟难以入眠:大战在即,心口砰砰直跳,简直就像飞瀑倾泻而下。是啊,在这种时候,注定是难以入眠的了。在此前的策划之中,我和薛正海说了一些消极的话语,确实有点不应该。怎么会是这样呢?嗯,正海本有丧母之痛,与这伙强盗可谓不共戴天!他反对急躁冒进,看似难以理解。然而,更多的是,他担心我们急于求成,甚至会铸成大错。他不是不想一雪前耻,而是希望我方能够更为稳妥、谨慎些。想通了这一节,他的顾虑,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这个角度看,蔡占浩相当不错啊!他对敌我双方的了解、把握,可谓洞若观火。由他统揽全局、统帅三军,是我辈之幸啊!只要没有太大的意外,正海大仇可报。当然,更重要的是
,这一带的父老乡亲,从此将重获太平,重新过上自由而和平的生活。现在打仗,是为了以后不打仗。面对着叛军的武力威胁,我们更能体会到和平的可贵。
这笔账,确实该算一下了。二十多年前,我娘亲和叔母,险些就要落入那伙山贼的魔爪。原本我也以为,那样的一个伤口,会慢慢愈合。然而,这伙山贼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如今更是与叛军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女干,干尽了丧尽天良的坏事。正海的母亲,就这样成了牺牲品。这伙叛军叛匪的罪行,罄竹难书!「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清算他们的这一天,很快就要来到了。这,这可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大好事啊!
然而,我们还不能盲目乐观,更不可畏缩不前。叛军的实力,还是不可低估的。此外,再好的计划、谋略,也需要人去执行。因此,不到全歼敌军之时,决不能大意轻敌。那一句「行百里者半九十」,完全也可以用在行军打仗上。仔细想来,最大的敌人,其实还是来自我们的内心。能够打败我们的,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打仗,是为了保境安民,是正义的。因此,只要我们不放松,只要我们能够知己知彼,只要我们能够克服自身的弱点与短处,我们就不会被敌方所征服。我们万众一心,就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一雪前耻,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更在意的,其实是这片土地的现在与未来。嗯,铸剑为犁的那一天,总是会到来的。
邻县的人们,习惯于把驼背山以北的那一片连山,称为南山。以前,我还觉得有点费解:对于我们来说,明明是北山嘛。其实呢,从邻县的角度来看,那确实是最南处的一片大山了。再往南,就是马平县了。原来,各人所处的位置不同,对某一片山的看法,也就迥然有异了。哦,硝烟散尽之后,对于邻县的黎民百姓来说,还真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由此也不难理解,这一战,还真是一举两得。是啊,如果不铲除这伙叛军叛匪,邻县的父老乡亲,也将过着一种朝不保夕的生活。神人共愤的叛军,天怨人怒的叛匪,该退场了。我们周边的几个县份,该重现生机了。我们即将要做的事情,就是为了那一天早点到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