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娘娘明鉴,若无确切证据,臣也不敢污蔑丞相大人。此女来自先帝在位时因贩卖私盐而落罪的柳家。当时柳家被判处的十岁以上之人,全部问斩,十岁以下,女子为军妓,男子流放,终身不得回京。若不是当年柳家一案臣印象极为深刻,也不会认出丞相的外室居然就是柳氏。而丞相大人居然私自将人带回,根本就是藐视先帝。” ……所以,这位柳氏,算起年岁来,怕是没多大吧! 祖父大人,您老牛吃嫩草啊! 不对,这会儿不该分心这个事情,她该怎么办?? 原书好像也没有提到过这位权倾朝野的丞相还有位罪臣之女的外室,祖父大人您快过来上班! “来人,请丞相大人来金銮殿对质。众位大人稍等,既然事涉丞相,总要让当事人来才能清楚情况。” 众大臣心里暗暗嘀咕,这也就是太后娘娘您的祖父,不然您肯定就直接让大理寺去彻查了。 还有一部分大臣暗中交换了下眼神,示意证据确凿,无须担忧。 而许巧巧则在努力回忆原书的内容,印象中许家满门斩首之时的罪责好像没什么窝藏罪臣之女,柳氏,柳氏……柳氏!! 亏得她看书不喜欢跳行,还记得书中曾有一句,为数不多夸赞这位许丞相的话。 内容大概是,许丞相帮助素有善名的柳家翻案成功,一时被百姓称赞明察秋毫。 许巧巧松了口气,瞬间觉得心回到了肚子里面,有底了! 许巧巧也不知道等了有多久,金銮殿外终于出现了丞相大人的身影,许巧巧立即坐直了身子,等着看丞相大人打脸这帮御史。 然而随着丞相大人的走近,许巧巧紧张的咽了咽唾沫。 祖父大人,您这幅自己要完了的表情是什么鬼?莫非是想预扬先抑? 丞相大人颤颤巍巍的听完了御史的话,低垂着头,突然跪下。 “老臣有罪,一时糊涂,还请娘娘责罚!” 许巧巧当即觉得一道雷劈在了自己的头上,说好的明察秋毫呢,说好的翻案呢,说好的打脸呢? 满朝大臣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许巧巧的脸上,许巧巧顿时觉得如坐针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