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渡河之后,天子卫一个时辰的功夫便到了榆林。 榆林城门紧闭,但见旗上有一个“田”字,莫非守城的是田见秀? 崇祯命探子去打探,不多久,探子便回来了:驻守榆林的寇将是田见秀,有五万贼寇之多。 田见秀,这就好办了! 王大虎问道:“皇上,这田见秀不肯出城迎战,我们没有云梯,如何攻城呢?” 崇祯笑道:“他不肯出城,那朕就让他们自相残杀,让贼寇自己投降!” 啊,让贼寇自相残杀,投降,这什么可能! 众人都不可置信。 崇祯也不多解释,这些贼寇都是农民,农民就会迷信,迷信就好办了! 大同那一仗,《大明报》的魏藻德让人大吹特吹,现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皇上的天子卫有“天授神器”所向无敌了,还知道了皇上所到之处,都开始分田了,无不盼望着皇上的天子卫来给他们分田。 这就是崇祯为什么自信能让贼寇自相残杀投降。 史书上说:田见秀,字玉峰,性仁厚,有儒将之风,多有大功。 但也说:接受南明何腾蛟招抚,复降清将佟养和。李过南下时复归李过。旋又降清,后来多尔衮自己都受不了了,于是下令,“降叛反复者俱斩”,于是被杀。 反复投降的人,什么会是儒将?说白了也就是窝囊,打不过的时候,举手投降。发现在清军那里不自由,逃跑了。南明招降了他们,然后看到自己人,又投降了,打不过清军,又投降了,反反复复,无穷尽也! 这简直就是之前剿灭贼寇的前车之鉴啊! 杀,都杀了! 便命天子卫在射程内摆好阵势,先打上一排再说。 榆林城上的贼寇们,看不懂天子卫这仗势,都在城墙上看着。但之前曾在京城被打得片甲不留,也不敢轻易出城迎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