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家才放下刚才的一惊一乍,生怕惹怒了太皇太后,怪罪下来就不好办了。 虽说皇后拓跋容打了圆场,既然太皇太后提起,日后担心会重提,到时就得有个说法了。 太皇太后年纪毕竟大了,在恭凌止进宫之前就已经和在座的说了许多话,再多和大家说上几句就见倦怠。 皇后与皇贵妃连哄带骗,终于将太皇太后劝回宫。 在阁内坐了许久未说话、眉眼含情的“西域”女子谭哲燕笑望着恭凌止,眼神一刻也未离开。 久经深宫的皇后拓跋容,早就察言观色,敏锐捕捉,见状,先是笑容可掬的安抚好谭哲燕。 她是不敢马虎谭哲燕的,她的父亲谭国公是朝堂掌握大权的臣子,在大臣中位高权重,有时连皇帝都会敬他三分。 拓跋容为辅佐皇帝,助其一臂之力,才故意在太皇太后面前放言,助谭国公之女与皇家联姻,稳固隋唐国根基。 之前是准备策划皇帝妃子,以谭国公爱出人头的风格,肯定不会让其女做一般妃子,也就是说,即便做了妃子,皇后地位为恐不保。 三思而后,只有联姻,才能消除对自己的威胁。 皇亲国戚中有点威望且文韬武略,与谭国公之女相配的屈指可数,算来算去,就只有恭凌王府的二王爷恭凌止了。 如此,拓跋容费尽心思,一边引导太皇太后为子孙后代操心,一方面在谭国公之女谭哲燕面前暗示恭凌止的优点。 其实不用多说,满朝文武哪家子女不知晓贵族或皇亲国戚优秀之人。 当拓跋容在谭哲燕面前提及恭凌止时,脸上散着沉醉的笑意,就猜得十有八九了。 谭哲燕是大家闺秀,品行并不是娇宠过度的臣女。 她深知与恭凌止之间需要多接触、多了解一段时日了,才可提及婚嫁。 自从她和恭凌止见面的一刹那,就认准了这个人就是未来的夫君,这是她的“菜”,任何人都无法从她身边抢走。 对于恭凌止的情感,谭哲燕有的是耐心,她不在乎这一时的被恭凌止忽视。 太皇太后被婢女搀扶回宫后,其他阁内的人纷纷退下。 皇后拓跋容前脚踏出阁门后,又收拢回,朝恭凌止点了点头,这一点头意味深长,含义深重。 恭凌止回敬的点了点头,看时时辰不早了,拱手抱拳,欲告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