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孙子兵法·火攻篇》-《重生之征伐三国》


    第(2/3)页

    赵云自然不会推辞,答应得很是郑重。

    温言对于刘基则是有些纳闷,自己玩家的身份他恐怕早就知道了。

    对于刘基的嘱咐,他表示不理解。

    而赵云则是答应得很是郑重。

    等到最后一支队伍也出发了,温言这才率领五千人朝着既定目的出发。

    凌晨六点,天已经渐渐亮了,而皇甫嵩早就在城头上了。

    不仅是他,朱儁、孙坚等司马以上的军官也站在城头上眺望远方。

    皇甫嵩眼见时机已至,就开始施展自己的兵法。

    皇甫嵩沉吟道:“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而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

    一开始,皇甫嵩还是小声说着,但慢慢的,声音越来越大,他的声音传遍方圆一百米。

    在皇甫嵩吟唱地时候,他比其余所有人都要激动万分。

    因为他在皇甫嵩说出的第一句就认出了这些的出处。

    这是他老祖宗孙武的兵书里的《火攻篇》,而且看皇甫嵩这样子,他这是一篇完整的传承。

    这对于只有两篇传承的孙坚自然是想要得到传承的。

    终于,一连吟唱了三遍的皇甫嵩停止了,脸色早已遍布苍白,众人可以清晰地看见,皇甫嵩的身子都有些微微颤抖、摇摇欲坠的样子。

    随着他吟唱的结束,本来感受不到风的他们却感到有一股微风袭来。

    朱儁他用手指着远处,轻声说道:“成了。”

    众人随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本来一切正常的大地出现了一抹橘黄色。

    伴随着一抹橘黄色的出现,各处都出现了。

    他们接着这股微风形成燎原之势,那橘黄色已经组成了一条条火蛇,它们的尾部不断横扫着大地。

    被它们扫中的泥土、野草、树木等一切东西,都绽放出靓丽火焰花。

    不仅城墙前面的那些地方,几公里处,黄巾大营里众人都能瞧见有火光。

    大家看到这一切后,心中的心情完全不亚于现代人第一次乘坐飞机。

    不同于所有人的震惊,朱儁却在心中祈祷:“希望那小子身边的谋士能出手。”

    他是知道皇甫嵩的这一兵法始终是无源之水,这种不依靠可燃物的方法来也快、去也快。

    皇甫嵩已经跟他交底了,他施展这兵法大约只能持续十分钟。

    时间一到,这些“无源之水”都会消失殆尽,而且自身也会因此陷入昏迷状态。

    就在朱儁和脸色苍白的皇甫嵩在焦急地等待着时候,风渐渐大起来了。

    而且通过火焰的走向来看,是往黄巾大营而去的。

    “成了!成了!”皇甫嵩喃喃自语道,他终于不用再强撑虚弱不堪的身体了,倒在亲卫的怀里。

    这时候,朱儁早已按照约定接管了指挥权,对着还在看戏的众人大喊:“大事已成!诸位整装待发,明火熄灭后立即出兵!”

    “唯!”还在看戏的众人也纷纷应道,井然有序地下去。

    孙坚看了看已经昏迷的皇甫嵩,在看看城外的滔天大火,最后什么也没说就离开了。

    而他的这些举动,自然没有逃过朱儁的眼睛,他将这一切都尽收眼底。

    心中也暗叹道:“不是我不帮你。而是这是义真的不传之秘,你根本就无法获得。”

    朱儁既然征召孙坚前来讨伐黄巾贼,自然知道孙坚是孙武的后裔。

    而皇甫嵩刚才使用的兵法也是孙武的兵法,对于孙坚来说决对是难以抵抗的诱惑。

    不过他也知道,只有成为皇甫嵩的弟子才能得到这传承,但现在看来,孙坚是无缘成为他弟子了。

    黄巾大营

    凌晨六点,一部分人已经醒了,一部分人在睡梦中。

    一道拇指般粗的火焰从地里冒出来,而这刚好被九娃看见了。

    刚睡醒的九娃一时也没有反应过来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只是感觉这是地里冒出来的花儿?

    刚想上前看清楚,那“花儿”就忽然变大,同时他附近、他所能看见的一切都突如其然地冒出这些“花儿”。

    瞬间,他就感到了一股热气,连空气都有一丝扭曲了。

    “啊!”九娃大喊的同时也连忙抬起右脚。

    原来是他刚才的右脚脚底长出了“花儿”,那“花儿”带着一股灼热感,以至于让他不得不抬起脚来。

    可是,那股灼烧感并没有因为他抬起右脚而丝毫减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