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烧麦-《守寡后,我靠美食随机摆摊暴富啦》


    第(2/3)页

    陈伯言没有急着品尝,而是淡淡吩咐身边一位侍者:“取一只。”

    侍者小心翼翼夹了个虾皮笋鲜,放到碟中。陈伯言先嗅了嗅,随后轻轻咬了一口。片刻后,他缓缓点头:“汤鲜不腻,味分层次,做得精细。”

    一旁的学子见夫子开口赞许,更是心潮澎湃。

    有人忍不住喊:“夫子都说好,咱们还等什么?”队伍里立刻哄笑一片。

    陈伯言又望向孟鸢,意味深长地道:“食亦有理。若能常在山门前设摊,未尝不是一桩善事。”

    这话一出,等于替她抬了面子。孟鸢立刻应声:“多谢先生。”

    等陈伯言走远,摊前的人气更旺了。有人笑道:“夫子都尝过,咱们吃也算附庸风雅。”

    周临安在一旁帮忙记账,字迹端正,一笔一划像是刻出来的。

    周玉明则在前头维持秩序,嗓门响亮:“别挤!排队都有,包子不会少!”

    随着锅里笼屉一笼接一笼揭开,热雾和香气一次次冲上人心头。

    素口的清爽、荤口的厚香、海味的高音,不同的味道交替着飘散开来,让人只觉得这山门外比市井还热闹。

    等到午钟响起,学子们要入内上课,摊前的队伍才渐渐散去。

    最后几笼卖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地热气。

    柳氏擦了把汗,心里还有些怯:“真是吓我一跳,差点以为摊子会被轰出去。”

    孟鸢看着空下来的案板,笑意却更深:“山门口能立得住,比渡口还稳。”

    推车往下走时,石阶上还残留着那股汤香。

    ……

    头一日的新鲜劲儿过去,本以为人气会散,谁知第二天一早,还没到开市时辰,山门外已经有三三两两的书生守着了。

    “昨日那摊可还来?”

    “听说了么?夫子都尝过,还夸了句‘食亦有理’。”

    “啧,这下可真算有面子。”

    学子们压低声音,却挡不住眼里的火热。饱腹之欲虽是小事,可在这清苦读书的日子里,能吃到一笼热气腾腾的好包子,比抄十遍《孝经》都解气。

    孟鸢把车停到昨日的位子,挡风布早早支好,木楔咬得死死的。她抬眼一看,那群书生居然冲她笑着拱手,像迎接自己人一般。

    “孟娘子,今日可有新口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