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兴办学校-《我在大俞做王爷》
            
            
            
                
    第(2/3)页
    “但说无妨”
    “在陈州,女子婚配的年龄是十四岁,男子是十六岁。如若将读书的年龄达到十五岁,是不是说边上学可以边结婚生子,臣认为这年限太长,不如改为六至十三岁。”礼部侍郎说道。
    “还有谁有建议。”
    “殿下,这五十所学校需要多大规模,多少校舍。选址何处,殿下是否已有想法。微臣照办就是。”将作寺也发言了。
    “御膳房,等这一切就绪,你们在民间选取一些过硬的厨子给五十所学校提供午餐。孤还要成立教育部专管陈州教育事业。”一群人又讨论了许久。
    最终的关键问题就是在哪里选址,教授哪些课程,老师从哪里选取,并且还没有统一的书本。真的是好多的问题啊。看来开一次会议还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得多召集教育方面的人才开会才行。
    散会后,孟一凡找来了夏侯竹,让他联系民间教育界的人士一同讨论办学之事。并且提出了一个建议,这五十所学校不分男女,男女可以在同一班级上学。
    夏侯竹找来了几十个老学究,老学究们各执一词,讨论的十分热烈。最终讨论结果是开设九门功课:一 诗词歌赋
    二 算数
    三 书法
    四 绘画
    五  自然
    六  武术
    七  运动
    八  伦理道德
    九  社会实践
    各门各派的老学究们都按照要求开始编写教材,要在学校建设完成前把所有年级的教材编辑出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