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突厥的阳谋-《隋末之雄霸天下》


    第(2/3)页

    而马邑郡和定襄郡则位于河东地区北部,是中原通向大草原的必经之处。这两个郡虽然不甚富裕,但因是边塞重地,隋军不但驻扎的数量多,且多是精锐。马邑守王仁恭也是一位善战之将。

    至于着朔方郡就地位更重要了。它是隋朝腹心关中地区的北部屏障,从朔方出发,快骑五天就能抵达长安城。因此该处隋军人数高达五万,且由关陇大阀中的李阀重臣李浑之李节统率,攻打此郡的难甚至高于马邑和榆林。

    始毕可汗顿时便明白过来,西突厥是想让自己为他们火中取粟。他们让东突厥攻打隋军重兵防守的边塞要地。这样便能吸引隋朝的主要注意力,引来杨广的大军报复。而他们去攻打防备疏松、且利益大的西北五郡,好一个如意算盘!

    他猜也猜得到最后的结局:必然是西突厥化费小的代价便占得隋朝的西北五郡。而东突厥则和隋军主力来了个大火拼,就算赢了也必然是惨胜。且会激起杨广的愤怒,遭到隋军援军的报复。而如果输了则会一无所得,损失惨重。

    咄吉可不信射匮可汗在自己惨败,实力大损之后,还会遵守之前把金山草场让出来的诺言。

    而且,就算射匮可汗不敢明着违背约定,也必然想尽办法,在将来故意挑起纷争,重新发兵夺回草场。甚至还有可能率领大军,攻击已经元气大伤的东突厥,吞并这个十年来的宿敌,实现让东西突厥合二为一的梦想。

    想到这里,始毕可汗不禁冷冷道:“伯翰,你打的主意倒是不错。可惜小看了本汗的聪明才智。你就以为本汗会为你们西突厥火中取粟吗?”

    而其他的突厥贵族却是浑浑噩噩,尤其是颉利,听始毕可汗说什么“火中取粟”,都心中诧异,暗忖这怎么能跟火中取粟联系起来?

    见自己这个兄弟一派迷惑不解的样,始毕可汗也不禁心中有气,暗忖这个家伙脑筋真是少根弦,被别人一片草场就骗得服服贴贴,也不考虑一下东突厥究竟有多强的实力。以草原上的骑兵去进攻人家重兵把守的城池,就算赢了也会损失惨重。到时东突厥哪还有实力压制周边的铁勒、契丹、薜延陀、室韦等族?

    就在他欲点醒颉利之时,那伯翰却是微微一笑道:“尊敬的可汗,忘了提醒您一句:我们西突厥的射匮可汗和铁勒部的领蒙罕,在一个月前刚刚结为儿女亲家。既然双方都是一家人了,当然会彼此相帮。铁勒部的英雄们也对我们东西突厥之间的会盟很感兴趣,想一起共创大业。如果我们双方结盟,那铁勒部想必也会同意加入……”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而据我所知,薜延陀部的领俟斤,以及其薜乞罗,似乎对启民可汗的死,还有可汗的上位有些怀疑和猜忌之心。而薜延陀部的实力不弱,控弦之士当在万以上,如果再动员一下,集结五万以上的大军不在话下。他们的实力不比铁勒部差多少。如果他们造起反来,只怕可汗一时之间也难以应付。但如果我们双方结盟,我想薜延陀部是绝不敢轻举妄动的,说不定还会对可汗服服贴贴……可如果可汗拒绝我们西突厥的好意,那就让我们有些为难了!”

    始毕可汗听闻之后,面色顿时大变。他张大了嘴,想说些反驳和怒斥的话,但话到嘴边,还是终于缩了回去。

    他心中明白:伯翰话中的威胁之意已经非常明显,他是在旁敲侧击提醒自己,原本和东突厥关系非常好的铁勒部,如今已经被西突厥的射匮可汗用联姻的方式暗中拉拢了。这相当于在东突厥的背后捅了一刀。

    铁勒部如今便相当于一个暗藏的敌人,随时有可能给自己反戈一击。而薜延陀部本来就和自己的关系不好,俟斤还被自己暗中下了毒,也不知道如今死了没有。可就算俟斤死了,他的儿薜乞罗也同样对自己关系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