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们写的自然是自己觉得最心仪的诸侯。 而从之前各位诸侯的陈述看,宇明明显胜出一筹,他提出的朝廷体制、官位设置、在分封制和郡县制之争、对抗草原异族等方面,都有很多独特见解,让人耳目一新。 李轨、梁师都、李通、沈法兴、杜伏威等人本就没想过能在论述治国之策时胜出,倒也无所谓。 萧铣则一心想拉拢宇明,又身处李渊和杜伏威的两面威胁之中,对于传国玉玺也没有那么渴求的需要。 但对于李渊来说就不同了。他和宇明是现在公认的,最有希望赢得天下之争的两位诸侯之一。而且他得到了关陇门阀的全力支持,有着深厚的世家底蕴。 宇明虽然出身关陇门阀,但宇世家现在早已衰落,没剩几个人了。且他上任之后,施行的各项措施都是削弱世家影响力的,所以他与关陇门阀各大家族的关系并不好。关陇门阀不可能再支持他。 山东士族就更不用说了,刚刚才在宇明的地盘上掀起一场叛乱,虽然被镇压下去了,却也让大周内部处于严重的混乱之中,实力有所削弱。让原本看好宇明的不少寒门小族又处于犹豫之中。 如果李渊在这次洛阳大会上,能赢得传国玉玺,将大地提高他的声望,吸引大批小家族的弟投靠。在争霸天下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所以,李渊对于传国玉玺是志在必得,不容有失。 “世民,你估计这些府的们会做何选择呢?爹胜出的希望大不?”李渊悄声向李世民问道。 李世民听闻之后,却是摇了摇头道:“很难!宇明先前提出的几项主张,都有新意,且他岁数年轻,和这些们差不多,较容易得到认同。” 李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道:“不过这传国玉玺我是势在必得。若让宇明取得玉玺而归。他便能借着赢得传国玉玺的巨大声望,迅速平息内部的矛盾。将来我李唐与其争斗,则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李世民亦是心领神会道:“爹请放心,世民早已有所安排!就算宇明得到了玉玺,只怕也难拿着它离开洛阳!”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