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乳虎啸谷 八十四:阴·阳-《欲罪封尊》


    第(1/3)页

    被子、茶杯、书桌等生活物品,都已经帮程末送到了牢中,一应俱全。

    程末此刻却没有管那些,稍事休息后,凝神静气,重新开始准备修炼。

    孤允经默念,真力在体内经脉流转不定,速度并不迅疾,但平缓而稳定,犹如潮水般涨落不休。全身心投入到这种感悟当中,程末只觉得身心愈发平稳,精、气、神逐渐凝练,基本到达完美巅峰。

    他知道,已经差不多是时候了,手中一枚符文变幻,化作融天森罗录,抚摸着第二页上的太极图案,意识迅速沉浸在灵台当中。

    如言归所说,来自孙康的这个阴阳太极图实际上还很粗浅,否则他当日也不会败给程末。但其中所包含的一些经验,也足够作为入门开点。

    灵台内,阴阳太极图已经成形出现,浮在半空,紧接着化成星星点点的光芒,飘散到灵台内程末精神凝为的形体的脑中。瞬息之间,程末就得到了这些经验,对于阴阳变化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

    只是这些,也还远远不够。

    入门级的阴阳学只能给现在的他一点启示,根本不足以助他破境。

    所以,灵台上,程末同样盘身静坐,默念起另一篇经文。

    就是言归刚刚教会他的《元始太清颂》。

    “太清无边际,青气郁紫微。灵风迅七宝,琳树何萋萋。紫凤鸣长条,龙麟交横驰,太上观十方……”

    看似只是毫无意义的经文,程末念出后,居然真的出现了变化。灵台空间内,经文的声音回荡传响,曼妙的声音、波动的音律,似无数信徒在一同吟唱。

    空间内,层层涟漪出现、荡漾,随之而来的,一条金色的河流,从虚空出现,朝着灵台蜿蜒而来。金河自程末面前改变流向,环绕流淌,散发出种种大道的神韵,犹如程末凝结灵箓时的场景一模一样。

    可程末知道,一切并不是真实的。大道本源,玄妙难测,包括凝练灵箓在内,人的一生中只有少数机会能亲临感悟,又岂会简单因为他几句经文就再度出现?元始太清颂的作用,实质是将诵读者对于大道体悟最深一刻的场景重现出来,使之在重新回味的过程中,释然原本疑惑、忽略的地方,加深自身感悟。

    也因此,愈发反衬出本源碎片的珍贵,不论如何,它都是真实属于大道本源的一部分。

    而这一次,程末的确另有所感。

    冥冥大道之内,浩渺难测,自己上一次亲临时,也只是感慨其广阔无边、无穷无尽。唯独此次,自己似乎抓住了一些规律。

    可能因为自身修为也变强,对于一切的理解就更加深悟。此刻程末的眼中,金色河流看似平静如常,实则水面下波澜涌动。层层波纹,短促而频繁,正是因为太过密集,反而几乎无从察觉。

    这些波动中,看似杂乱无章,但程末心知,必然有某种力量,在限制着它们,否则大道金河,不但无法维持自身稳定,还会更快的消散崩溃。

    深度冥想、精心感知,这个过程漫长而乏味,却必不可少。慢慢的,程末似乎把握到了,约束它们的暗藏规律。

    金河中,每当出现一个方向的律动时,必然会连带出现与之相反的另一种律动,两相抵消,让律动无时不刻不再进行、又无时不刻不在消减,彼此相生、彼此相离。

    而在冥冥大道内,这一正、一反的变化,更是无处不在。不仅仅约束着它的运动演化,还包含着自然内包罗万象的写照,甚至最核心的,本源力量。

    阴阳内,造化无极。

    “一阴一阳,谓之为道。”程末喃喃自语,双手画出了两个相反方向的半圆,正好构成一个圆形。完美的太极阴阳图,在他手上演画了出来,这也意味着,对于其中的道理,他已经领悟了十分之八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