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与天争时-《我带全村脱贫致富》


    第(2/3)页

    他忽然灵机一动,“老哥,老哥,我有个想法。”

    他看着正在清理根须上的村民,“你说,我们如果白天来挖,晚上找点照明设备,来清理根须装筐,然后转运,能不能行?”

    顾大强沉吟了一下,“可以倒是可以,清泥巴有个手电筒在旁边照着就行,但是有必要咩?只要后天也是晴天,我们直接就像今天这样整完,巴巴适适的。”

    霍千里笑了笑,“老哥你还记不记得,我当初最开始跟你说药材种植的时候你怎么反驳我的?你问我,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顾大强面色一变,“要得!晚上我挨家挨户找大家布置一哈!”

    他听懂了霍千里的话,万一呢?万一后天下雨呢?万一这雨一下就是好几天呢?

    哪怕只有万一,他们都不敢赌,因为他们输不起。

    从各个层面都输不起。

    于是,第二天,采收的策略变了。

    众人天一亮,就开始直接采挖,然后晒在地里。

    动作快的去帮着点动作慢的,堪堪赶在傍晚时分收完,而天边果然没了晚霞。

    然后取出早就备好的手电,一家人男女搭配,一个帮忙照明,一个就着微光,小心地清理根须上干结的泥土,而后交替轮换。

    整个过程中,合作社没有一个人抱怨。

    就连顾刚这种人都知道,这是为了自家的东西,自家是有好处的。

    霍千里还专门跑了一趟镇上,找郑书记借用了一批应急照明光源。

    当天晚上,从远处望去,暗夜之中的山林上,光源点点,不时晃动轻颤。

    天上一轮圆月皎洁,星光黯淡,群星仿佛都坠入了这片宁静的山谷之中。

    刘晓雨站在霍千里常去的那个小土坡,举着相机,快门暗下,将这一幕永远留了下来。

    又一天的光明来到,高强度劳作了一天一夜的众人将最后几筐丹参运到了晒场,疲惫不已,又兴奋难言。

    因为,这一次收获的丹参实在是太多了!

    先前忙着收的时候不觉得,这会儿集中起来一看,众人的眼睛都快瞪大了。

    这个晒场曾经是虎山村唯一一块水泥地面,有两个篮球场大小,可以同时摆下近三十张晒席。

    现在这上面已经摆了二十张晒席,晒席上的丹参都是摞着放的,已经摞成了小山形状,密密麻麻。

    然后周围还摆了两百多个箩筐,把三组整个组的箩筐都快弄来用完了。

    一个村民吞了口口水,“勒日马得有好多?(这特么得有多少)”

    “一个箩兜(箩筐)算一百斤,两百多个就是两万多斤,那一张晒席上咋个都一两千斤,晒席上至少都是三四万斤,一哈(总共)肯定有六七万斤哦!”

    “锤子,我们以前一个组一两万斤堆到一起连这儿五分之一都没得,我看至少有十万斤。”

    “我觉得十万斤都不止,一共一百八十亩地,十万斤一亩地才五百多斤,折成公斤才两百多公斤,胡专家说了至少一亩地有四百公斤的!”

    听着众人的讨论,旁边一个村民咧嘴笑道:“发了,要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