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非正常决策-《我带全村脱贫致富》


    第(3/3)页

    接下来的一年,把文化广场建一建,全村基础设施弄一弄,再搞一次大学生入村,解决一点其余的小问题,一年半时间眨眼就过去了。

    这三年算下来,成绩依旧十分突出,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何苦把自己折腾得这么累,去抓一个根本不可能的机会呢。

    劝说的念头浮现起很多,但都统统败给了三个字:不甘心。

    想到可能有这个机会,这个虎山村可以“逆天改命”的机会,自己却不去努力试图抓住,就很不甘心。

    但是,就像郭浩然说的,这根本就不可能啊!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县里把这个项目给到虎山村呢,霍千里绞尽脑汁,始终也想不出一个清晰的可能。

    【霍霍霍霍.】

    手机铃声刚响起,霍千里便急不可耐地接了起来,“老师!”

    韩致远轻轻叹了口气,“我刚刚仔细地过了一遍,虎山村的基础情况太差,只要你们县里正常决策,的确不可能将这个项目落在虎山村。”

    霍千里长长地叹了口气,“行吧。”

    “别急着沮丧。”韩致远笑了笑,“我说的是正常决策不可能,但还有非正常决策嘛!”

    ???

    霍千里疑惑道:“非正常决策?”

    韩致远开口道:“在我国的政体下,政府的行动力是无与伦比的,甚至说只要政府想干的事就很少有干不成的,对吧?”

    霍千里嗯了一声。

    “那你还记得我上课的时候跟你们讲过的政策红利吗?”

    霍千里瞬间一震。

    “所谓的交通也好,距离也罢,只要不违背客观规律,在强有力的政府驱动面前,都是可以被解决的,无非是成本问题。只要你扶贫这杆大旗在领导的心目中的分量,能强到压过那些条件,让领导们愿意付出那些成本,来把你这杆大旗挥好,那他们或许就能做出那个非正常决策。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吧?”

    霍千里猛地点头,脑海中浮现出一些红色名城的发展故事,一些莫名其妙就乘风起飞的公司,乃至于鹏城的迅猛崛起

    他兴奋道:“我明白了,多谢老师!”

    韩致远这会儿却泼了盆冷水,“明白了归明白,做不到啊,先前城乡文化交流已经是你虎山村的极限了。”

    热血才刚上涌的霍千里一怔,“是啊,那样的事情都不够,还能怎么办呢!”

    与此同时,刘晓雨坐在一楼的咖啡厅里,对着电话埋怨道:“师父!我的纪录片什么时候上啊!第一季的素材我都发你快一个月了!你是不是在磨洋工啊!”

    来不起了,睡了,么么哒!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