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装了个大的!-《我带全村脱贫致富》
第(2/3)页
发言的最后,霍千里还是老老实实地“慷慨激昂”了一番,好在效果也不错,暴风骤雨般的掌声中,他朝着各方鞠躬,然后在一帮同龄人艳羡无比的目光中走回座位。
“感谢霍千里同志的精彩发言,请入座。”
主持人在掌声渐消中接过话头,“刚才,霍千里同志的发言很真实,也很恳切,希望在座的年轻同志们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启发。”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知道,霍千里,稳了。
青云路已经就在脚下了!
“同时,我们都明白,基层村委的工作,离不开直属上级的支持,我们的大学生村干部们如何更好地在基层发挥能量,如何创造更大的价值,是值得我们组织部和属地政府细细思量的内容。”
“今天,我们也请到了虎山村所在的东江县县高官李乔同志,听他讲述一下东江县的经验,有请李乔同志。”
掌声中,女声旁白同样念诵起来。
“李乔,2005年任xx东江县委委员、常高官在工作中,他大力支持虎山村的发展,数次前往虎山村考察调研,虎山村在全省范围内广受好评的城乡思想文化互动实践就是在李乔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圆满实施.”
当李乔站在聚光灯下,面前摆着一方小小的讲话台,下方是一张张看向他的脸。
这些都和他曾经经历过的讲话场景并无太大的差别,但他的心潮却难以抑制地澎湃起来。
因为,这是省委组织部的大会。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压下心绪,沉声开口,“尊敬的x部长、各位领导、专家、各位同志,大家上午好.”
“我第一次亲自到虎山村考察,是在组织部第一次排名公布之后,在现场见证了虎山村在短短半年时间内的变化,而后便对这个村子,对霍千里同志,多了一些关注.”
还好杨红杰刚才识趣走了,否则就算他厚着脸皮坐下来,李乔这一巴掌扇下去,也能将他扇出会场。
接着李乔讲述了在对待虎山村发展上,县委县政府的心路历程和所做的努力。
适度艺术加工,并未太过美化,基本还是按照真实的情况讲的。
和霍千里一样,李乔也想明白了组织部让他来发这个言的用意。
但比起霍千里的发言,他还是适当拔高了一些高度,从制度保障层面、各级机构运转层面、利益分配层面,都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主席台上组织部领导侧目看去,微微点了点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东江县会继续努力,将扶贫事业和东江县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前些天,县委刚刚审议通过了一份关于东江县道地中药材产业园区建设的规划草案,正待逐级上报。我们计划以虎山村为核心,利用虎山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发挥虎山村的标杆宣传作用,打造整个东江县的道地中药材种植产业链,在响应国家、省委、市委城乡统筹发展号召的同时,促进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在这样的场合,李乔抛出了他谋划已久的计划。
可以预想,这一点将是明天关于这场会议的各种报道中都会提及的重点内容。
而这,也是他这一趟讲话的另一个目的。
搂草打兔子的事,可不只霍千里会干!
当李乔的发言结束,主持人同样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不少领导和专家也认可地点着头,有高度有事实,逻辑清楚,同时还画了一张大饼。
许多人心里都涌现出一个念头:李乔的升迁,恐怕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在东江县的两位大出风头之后,又有一位专家代表发言,接着在一个领导的总结讲话后,便进行了表彰。
五个先进个人,三个先进单位。
在其余人的艳羡中,拿着奖状证书,和组织部领导留下照片,这次的会议就在他们灿烂的笑容中圆满结束。
专家和各级领导们纷纷散去,私下里有没有什么联络就是另说的事,至少组织部这边不再组织了。
不少大学生村干部也跟着领导一起回了村子,经过今天的会,想必彼此都有不少的话可聊,不少的事要做。
经历了一趟完美旅程的东江县高官李乔也动身回了县里,离去前笑着同意了霍千里开玩笑说的请一天假的话。
很多人走了,但也有很多人留了下来。
肖尧几个在村里憋了快一年的死缠烂打,强拉着霍千里跟他们聚了一聚。
不少暂时不急着回去,同时也乐意来参与一下的,也都加入了进来。
从古时候官场的角度来说,他们这也算同年,多几分联系总是好的。
霍千里无奈,只好硬着头皮上。
锦城的酒很香,也很醉人,火锅的烟气又为这场欢聚添上了几分狂热。
另一边,一个年轻男人拖着疲惫的身子回了家,照例朝沙发上一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