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虎山村的丹参一亩两三百公斤,一公斤顶天十块钱,他们一年到头种一亩地的丹参,自己村上只需要弄十几个这种小箱子就能比得上? 账虽然不能这么算,但是不妨碍高强这么去想,然后想着想着一颗心怦怦就直跳起来。 许远征又找了个店铺,这个店铺和先前那个宽敞明亮,到处是玻璃柜台的大专卖店不一样,只是一个街边的小门脸,但也如出一辙地摆满了竹艺品。 这下几人都学乖了,包括老篾匠在内,都开始在店内仔细看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竹簪子、竹收纳盒、竹置物架、竹屏风摆件、竹果篮 许远征拿起一个跟先前专卖店里几乎一样的收纳盒,问道:“老板,这个好多钱?” “这个便宜,168一个。” 老篾匠嘴角抽了抽,生生忍住了。 许远征道:“168?这么贵啊?” 老板连忙道:“这还贵啊,你去那边专卖店看一下,一样的东西,专卖店要卖198,还不讲价!” 许远征笑着道:“意思是说你这儿可以讲价哇?” 老板讪讪一笑,“160,凑个整,不多说了!” 许远征想了想,“88,可以的话我买一个!” 老板直接转身,“哪有你这么讲价的。做不出来。” 许远征看着他,“真的做不出来?” “你再去转一哈嘛!好东西,价格真的不一样。” 许远征也不多说,转身带着人出了门。 走了五米,高强小声提醒道:“许镇长,他没喊我们回去诶!” 许远征哈哈一笑,“我也没想他喊我们回去啊!镇上这么多家,我就是探一探低价而已。” 他指着前方几十米开外的又一个竹艺品店,“我们又上那家看看。” 两个多小时后,他们各自拿着一件竹艺品回了住处。 这些东西,大多是许远征觉得按照霍书记那个理念应该做的,以及老篾匠在一旁琢磨着,自己带着人加把劲能做出来的。 七八件东西,了将近一千块钱,给老篾匠看得是又心疼又心动。 他忽然觉得,自己忙活大半辈子,都忙活在弄那些凉席、箩筐、簸箕上,少赚了好多钱哦! 但下午,他就改变了想法。 匆匆吃过午饭,睡了一会儿,一行人又去了这儿的展览馆和竹编工厂。 看了看青盛县的竹编艺术和产业发展之路,老篾匠和高强也终于明白了,要把这些东西转化成真正能挣到钱,有人买,需要付出些什么功夫。 然后,他们两人看着许镇长的目光,都带上几分火热。 许远征哭笑不得地看着两人,“你俩收敛一点,要看也是回去看霍书记,看我没用!” 高强自然是个懂行的,立刻笑着道:“霍书记是霍书记,关键还要仰仗许镇长多支持哦!” 当天晚上,高强多敬了许远征好几杯,老篾匠也一样,一向自食其力不鸟所谓领导的他,热情地朝着许远征举了好几次杯子。 青盛县的夜风中,高强和老篾匠坐在窗户边抽着烟。 “强娃,这一趟,来得着!” 高强扭头一笑,“现在不觉得受罪了?” 老篾匠摇了摇头,“再喊我受一次都无所谓!” 他抬头看着窗外的天上,瞧着那些明灭的星星,用烟头跟它们打着招呼,“要是以前有这些路子,我们竹阳村的好日子就能一直过下来了!也不至于穷成这个龟儿样子!好多老兄弟现在手艺都荒废了。” 高强抿了抿嘴,“霍书记来了,会好起来的。” “嗯啊,会好起来的。” 老篾匠那双有些浑浊的眼睛里,也同样闪着期盼的光。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