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征询意见-《三石缘》


    第(2/3)页

    “噢,你这种考虑我们确实没有想到。”

    刘凡续道,“在甘州戊边长期难以和家人团聚,难报父母养育之恩,而在凉州,这一问题可迎刃而解,家里还有两个妹妹,我最近常常想的是如果闲暇之余能有时间孝敬老人,教导妹妹,那才不枉为人子人兄。”

    李敏这时候插话道:“听说你父母从小就不在了,是叔婶养育你成人的?”

    “对,叔婶视我为已出,我视叔婶为父母,因我亲生父母去世时我尚不足一岁,所以从小我就和弟弟一样叫叔婶为爹娘。”

    三人听完刘凡的话,均被他的这份真情所感动,特别是李敏,可能从小也失去母亲,感同身受,这时候眼睛内竟然也亮晶晶的。

    几人静默片刻,李守义才继续说道:“那我就如实向行营汇报了,我想等朝廷对西北行营这次战斗的叙功文书下来之后,行营根据朝廷的奖赏很快就会对你的职务做出调整的。”

    刘凡稍微犹豫了一下说道:“李将军,我脑子里还存了点不成熟的想法,现在想一并说出来,想听听您的意见。”

    李守义立即一幅感兴趣的模样:“你说。”

    刘凡组织了一下思路说道:“是这样的,我最近一直考虑军队战力的问题,在甘州参加军事会议时,郭总指挥曾经说过,大齐至正三年孟徵将军领军大败契丹军,契丹西路元帅府基本灰飞烟灭,在分析胜利原因时说道,‘一是孟徵将军是大齐难得的将才,二是当时大齐立国仅三十余年,军队战力尚可。’”

    “自此以后,大齐与契丹的历次战役中少有胜绩,我感觉这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军队作战能力与开国之初已无法相比,军队战力下降已是不争的实事,对于我们来说,当前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军队战力的问题。”

    说到这里,刘凡稍稍停顿了一下,等待李守义和李敏对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在脑子里做进一步消化。

    果然,听完刘凡的话,李守义缓缓点点头赞同道,“你说的对,我和父亲也多次探讨过军队的战力问题,父亲也认为军中贪腐、纪律涣散是一支军队、甚至一个国家最终走向衰败乃至灭亡的重要诱因。”

    “这几年,为惩治腐败、严肃纪律我们也做了许多努力,相较而言不管是西北地区的五支禁军还是地方卫军,在战力方面还是高于大齐其他部队的,但与大齐立国之初的军队就根本没法比了,你如果有更好的方法能够有效遏制军中贪腐,整治军队纪律,从而有效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我想行营肯定会给予高度重视的。”

    “看来行营和李将军在这方面的认识比我深刻多了,我可能有点杞人忧天,我也认为在和平时期提高军队战斗力正是应该从惩治腐败、严肃军纪、强化训练这三个方面入手,在这里第一条、第二条我无能为力,而第三条,我恰好有点想法,如果行营能给我个机会,我想就提高我军作战能力方面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