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 第九章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弋鱼》


    第(2/3)页

    这个没喝到酒,却带着七分醉意的白衣公子,抱着酒坛,踉跄着离开。锦忆收起碎银和仙家钱币,赶紧搬了个凳子,放在门口,站在凳子上,取下木箱,打开,脸上顿时笑容满面,就是带着点小小的惆怅。

    白衣公子叫做林月圭,出身大族世家,此时很是郁闷,不过是来这里还上个人情,试探深浅,却搭了一大笔钱,更是险些把小命儿都搁在这儿。那可不是什么小钱儿,是一般的散修仙师一辈子也难见到的那种白泉币,仙家几种钱币中属白泉币价值最高。即便是自家底子厚实,却也不能如此糟蹋钱不是?那位长得极为俊俏的姑娘,不光脾气不怎么好,动起手来也实在是可怕,更可怕的是那柄点绛唇,来历太大,是流言中,少数几柄一旦对上就要立即跑路的危险兵刃,那都是杀出来的名气。

    林月圭觉得自己也是运气使然,竟然有胆子调戏那个手持点绛唇的女子,不过既然从剑下活着离开,那一枚白泉币也算值了。只是让自己以此尝还人情的那个孙贼,这笔账恐怕是要重新算一算了。

    此时,周正清并不知道,她的锦忆姑娘,给他挣了一大笔钱呦,轻描淡写的一剑,惊走一位镌律境仙人,若不是不愿在小镇杀人,仙剑点绛唇之下,怕是要再填亡魂了。

    阿寿带着自己的周全兄弟和一个光头,来到村长家,村长家很大。在搬来桃源村的两百多年里,村长在这里可以说是成了世袭制。三人进了大门口,院里是三间房,一侧圈出一块菜地,另一侧搭着鸡窝。最里边的那间房,一个四十岁上下,头发却泛着灰白的人推门而出,腰里别着木制烟袋杆。见到三人,赶紧让进屋里。村长不紧不慢的拿出烟袋锅,装些烟草,自顾自点着了,一手抓着烟袋杆指了指屋里的桌椅:“都坐,都坐,家里也没啥好招待大伙儿的,就泡了点菊花叶子,喝口水,暖暖身子,倒春寒也怪冷的。”阿寿拿出茶杯,给两人倒上茶水。

    周正清看着这个端着烟袋的村长:“村长,我们年轻人,扛得住冻,听说村长想见见我们两个,我们这就连忙过来了。过会儿在村长这买些针线干粮,我俩就该赶路了,不敢叫师门长辈久等不是?”

    村长看看窗外,笑呵呵回过头:“也不是我非要留你们在这山沟儿里多待几天,实在是,唉。”村长叹起气来了。阿寿也是一脸的愁苦。和尚倒是直接,自己默默念上经了,大有一副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样子。

    周正清接着话茬问:“村长,您有什么事儿,您就说出来,能帮忙的,我们尽力就是了”。

    周正清早就打定主意留下来了,这个村子实在是有点特别,处于大明管制外的尴尬境地暂且不提,只说昨夜自己悄悄守了一夜的祭坛那边,就确实很是古怪。阴森森的房前,被绑住的女子像是活祭,阿寿老哥说的夜晚的声响也没有出现。另外最重要的是,周正清昨晚发现自己无法离开村子,起初还以为是遇到鬼打墙了,可是天蒙蒙亮的时候,周正清又去试了一下,否定了鬼打墙的结论。不过周正清可以肯定,绝对不是那位国师,也就是自己那位韩先生的杰作,以先生的手段,这种拙劣的雕虫小技,就是狗肉上不了席。要不是和尚希望周正清先去看看那个祭坛上的女人,周正清还发现不了这些事情。自打和尚看见祭坛开始,其实和尚就一直惦记着,和尚确实是好和尚。他想救人,却没办法做到,即使和尚真的将那女子救下,那么和尚走后,这个女子的下场就真的会改变吗,而且,和尚的确也没有救人一时的武力。

    周正清在外面溜达了一夜,回来后与和尚表明现在的处境,和尚这次倒是没有给周正清递过酒葫芦,一是和尚同样觉得古怪,二是酒葫芦没酒了,三是和尚同样古怪起来,不仅不说话了,甚至有些沮丧。

    村长嘬了口烟袋锅子,缓缓开口:“我姓陶,在家里排行老五,没名字,人家都叫我陶老五。”姓陶的村长顿了顿,吐出口烟:“大概是十年前的一个夏天,下了场不大的雨,不过特别的是,那天的雷声很大。雨持续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村里人醒过来,突然发现,西面的山塌了一大片,好在没伤到人。只是砸坏了一个早就没人住的老房子。但是恐怖的事情发生了。

    那之后的第二天,村里死了一个人,死状非常凄惨,无论多强壮的人,死后都会瘦成皮包骨。之后,每隔上一个月,村里总会有一个人莫名其妙的死亡,而且都是死在夜里。人们开始恐慌,大家都怕下一个死的就是自己。在那之后,大家商量着,想要逃离村子,去外面,可是更恐怖的事情发生了,没有人能离开这里,所有人兜兜转转总会回到村子。这种恐怖的气氛,笼罩了全村。我们开始想办法,祭祀山神、土地、各路神明,可是,这里就好像是被神遗弃的地方,没有人能帮助我们。人们说是山神老爷发怒,不让我们走出大山,于是……”。村长不说话了。

    和尚脸色很难看,和尚是沉默,但和尚从来都不笨,甚至他从来都比很多人更加聪明。真诚和尚默诵经文,只有这样,才能缓和自己内心的躁动。和尚看着周正清,目光清澈且坚定。周正清明白,于是所有人开始用活人祭祀给那个杀人凶手。周正清甚至背脊发凉,他无法想象,人心竟然能狠辣到这种程度。

    周正清好似没听出来村长的于是后面是什么意思,叹了口气:“没想到村里竟然有这样的苦楚。”村长面色一喜:“周全小兄弟,你这是答应留下来帮忙了吗?”周正清哈哈大笑,回答道:“阿寿老哥,村长,我要是不答应呢?”

    阿寿愁苦的脸带上几分笑意,原本棱角分明的面容,瞬间变得有些阴冷:“嘿嘿,周全兄弟,还是答应的好,等事情解决了,老哥我给你们带上些好的吃食再上路也不迟呀。”和尚原本手持佛珠念诵经文,却突然没了声息,斜斜倒在椅子上。村长在鞋底敲了敲烟袋锅,抬头看着周正清:“我说小兄弟,你那个使刀的光头朋友已经睡着了,要不你再考虑考虑吧!”周正清看着眼前这一幕,忽然感觉很好笑,然后身体向后倒下。

    大明京都,皇宫某处,一中年男子,身穿蓝衣,原本清冷的脸上,现在竟是有了笑意,赵久这一掺和,倒是能给他韩拓律省下不少心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