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 第三十五章 表态-《弋鱼》
第(2/3)页
更何况他自己的亲闺女与姑爷还生死未卜,不知落入了哪国之手。
不仅如此,这位成宗主还将那各路大小舰船,只留下一部分,用于掩鹿宗完全不能停止的几桩生意,又另外留下些备用,其余皆暂时借调给了大明朝廷。
其中各类损失,由他成愚自掏腰包补给宗门,堵上了几张还没有发出声音的嘴巴。
这般架势,着实惹恼了四国。一边继续遣人送礼说和,一边将掩鹿宗在各国境内的物资收归己用。
大有遁世出尘气象的椿山一脉有人更是直言,若不放人,将来无论找不找得到罪魁祸首。参与其中的四国仙门,都将会至少被那位易居的师父作为敌人对待,遇上便是生死各安天命。
这一出的弄巧成拙显然出乎了姜玉的意料,她不知道那位成辞大小姐与那个椿山嫡系的易居到底在哪国手中。这也在情理之中,防止那掩鹿宗和椿山的狗急跳墙,倾力救人。同时也要防范其余三国不会一力承担至少是来自两位仙人之上的怒火。
但如此一来,也就变成了四国共同抓了两个大型仙门女儿与弟子,更别说这两人很可能还会成为一对年轻的神仙眷侣。
这就让人有种不付出些代价就要撕票的感觉,很不舒服。
掩鹿宗的底蕴都摆在明面上,打不过就拿钱买命,送你去那暗杀榜走上一遭。椿山一脉却从来不显山不露水,虽是遁世,却传承悠久。在别洲都有不少的友邻,多年以来积攒下的人情往来无数,其本身底蕴又未免过于强横。
姜玉多次提出让各国传信回去,大不了放了这位椿山嫡传,但是显然并未起到作用。反正是几国荣辱共担,现在就泄了气,还为时过早。
一边在心中猜测,另一边继续做着该做的事。她从来都最在意这大明的生死,其余事情都要往下排。一个仙门,远没有大明更加可怕,长久下去,恐怕这夏洲将尽归大明。濮国本就算不得强盛,若不把未来之敌和将来之战拦在国门之外,恐怕至死都难以安心。此时伐明,只晚不早。
在她立足朝堂之前,就已经想为那里带去战火,最好可以化为废墟。一来将矛盾转移到夏洲西侧,缓解濮国历代庸碌君王留下的烂摊子。二来不仅除了后患,还能趁此逐鹿天下。
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各国君主都有,可只有她才有足够的能力。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南北分治而已,后世但凡连续两代出英主,那么濮国将立下万年基业。
所以此战,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胜,最好是大明一败涂地,其余三国的国力大减,由此引发乱世之争。
即便此战输了,远在天边的濮国虽然会国力大损,却没有亡国之忧,也还有卷土重来之机。大明若想吃下濮国这块肥肉,战略纵深过长,补给艰难。其余几国仙门,拼着倾家荡产,也不会放过这个天大的机会。而且大明眼中的肥肉应该只在苍梧与蜀国,苍梧最佳。
就算败退,她也会保全些实力,让那黎国损失最大,蜀国次之,苍梧再次之。一来让自家无忧,二来让大明收到层层阻挠,选择哪里都不好过。
她费尽心力查探成辞与易居的下落,也正是想找个机会,挑起些矛盾。这绑人的事情,她不会去做不说,濮国距离大明太远,在此确实没有根基,难以如此深入渗透。
最有可能的,便是那蜀国做下的勾当。借刀杀人一事,那儿的某些人最是擅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