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 八十七 改制-《弋鱼》


    第(2/3)页

    起先,多数从中获利的文臣武将半点不愿配合。于是,之后的一天夜晚,手握重权的当朝户部尚书一家上下,同时暴毙,连负责护卫都城的卫兵都未曾发现半点声息。

    前去探查死因者,皆是异口同声的咬定户部尚书一家是死于顽疾,那位皇帝也当真敢为此盖棺定论。

    堂堂修士死于顽疾的蹩脚说法,简直可笑。

    于是,群臣进谏,无论是有无参与其中的,皆在朝堂上对这位嚣张跋扈的皇亲国戚怒骂女子匹夫,祸乱朝纲,借栽赃嫁祸手段铲除异己。更有甚者,说是姜玉要自己做一做那皇帝的位置。

    此事明摆着,就是她姜玉在动手,还有皇室的明里暗里的支持。那个暴毙的荒唐说法,简直欺人太甚。

    擎阳城内外不算各个衙门官邸也有五万甲士,谁能悄无声息的杀人,且不留下一点踪迹?

    谁又不怕有个万一,自己也会以同样的方式,不明不白的被抄家灭族?

    也不乏贤良方正之臣,直言此举不妥,君失臣心自古便是大忌,却也对油盐不进的那位皇帝毫无办法。

    按照常理,此后该是一场皇室与臣子生出嫌隙,然后便是一场皇权与朝臣之间的持久博弈,但实际上却并未如此复杂。

    原本确实做此打算的朝臣,在一月之内,又有不少,同样被所谓的顽疾夺去性命。以至于,当时的整座濮国朝堂人心惶惶。

    最一开始,哪怕每日皆有一家权贵遭殃,却都在选择观望。直到第十日,开始有人递上拜帖,想要登门护国将军府。

    只是却被门房拦下,甚至看门之人连理由都不给一个,只说句将军不见客,便紧闭大门。

    而那位皇帝,则是直接宣旨部分文武在御书房,同样不见百官,取消了早朝,只以奏折办事。关于顽疾一事,只字不提。只是下了道旨意,大致是说,死者皆按制度料理后事。

    而其中不乏有人恳求濮国仙门出手干预,只是,求助的消息犹如泥牛入海,不见波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