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魏王有些惊讶,瞬间又明白了那是指谁,顿时胸膛中又有一股火气生起。 “哼,那逆贼胆敢评论朝政,辱我魏国王胄,怎能容他!” “但是父王……他说的确实不错,魏法执行时的确有失公允,所谓时移世易,这魏法的确……”魏歇仿佛憋了一口气,就要把心中的想法全部倾吐。 然而,魏王斯举手示意他住口,对于儿子的直谏,他表现出了足够的涵养,说道:“这我又如何不知,魏国的确占尽天下富庶之地,但世家大族也多,乐家、沈家皆非等闲,那世家大族岂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又岂是一瞬间能够覆灭的。”魏王说得很明白,他也希望他最宠爱的儿子能明白这个道理。这也是为什么魏王没对公子歇发火,还对他循循善诱的原因。 “但是父王,我们就不该做些什么吗?”魏歇毕竟年少气盛,不想就这样看着那些世家大族一步步腐蚀魏国。 对此,魏王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让那人试一试吧!至少……” 魏王听了他的话,面色不善,终于发火训斥魏歇:“愚蠢!你以为他是什么身份,一个平民而已,竟敢辱我大魏宗庙,这次他必须死!天下妄议国政者甚多,而能相国者几何?不过都是些哗众取宠之徒!” “儿、儿臣告退。”魏歇很了解他父王的脾气,没有万分把握他不会做,又不能容人,最好面子。但什么事能保证他百分百的成功呢?古风评论魏国朝政的同时又顺带着批评了魏国王族,将他公之于众,这怎能让魏王熄灭他心中的怒火,尤其是最后一句,“而况于婢之子乎”,这话说得就过分了! “尔母婢也”这话普通人肯定不会明白什么意思,但是人都有好奇心,就会向懂的人问,一问才知道,就是说“你母亲是卑贱的奴仆!”——当然,这还算读书人比较文雅的翻译方式。若是经过那些乡野村夫口耳相传后…… 不得不说此人对于贩夫走卒等底层人心思把握之精准,因为这时候普通百姓就会察觉其中“妙处”:明明觉得是骂人的话,可又得仔细想想是什么意思,结果想明白了,这确实是骂人的话,你说你还去想、去寻思,贱不贱? “唉!”他的父王、魏王斯最忌讳别人探讨自己的出身,如今这人硬生生地拿来调侃……公子歇无奈地摇头,“实在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