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易青打过招呼,心里也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不管怎么说,当初剧组筹备的时候,他也算一号重要任务,结果,拍完周瑜的戏份之后就走人了,自那之后,基本上都没怎么管过。 “待会儿有的是时间聊,走吧,咱们先去开会!” 《三国演义》是这几年来央视的重点项目,为了这部大戏,央视这几年一直都是节衣缩食的,甚至在遇到《大宅门》这样的好作品时,都拿不出多少钱来投资,最后赚来的大头全都被新画面给分去了。 现在好了,《三国演义》终于完结,阮若林也算是去了一块心病。 来到会议室,剧组的主创都在,王峰今天有事,就没过来,主持会议的是台里的一个副台长。 先是像作报告一样,肯定了《三国演义》剧组的工作,接下来就是布置后期制作的具体工作。 等到这位副台长说完,接下来轮到了阮主任,自然又是一番夸奖,最后说了一句:“这部片子,不但咱们国内在关注,国外也在关注,现在咱们的戏拍完了,后期制作,绝对不能马虎了,要为海内外的观众奉献上一部经典作品。” 最后轮到王福林的时候,老爷子就说了一句话:“感谢同仁,幸不辱命。” 到底会不会有辱使命,在场的怕是易青最清楚了,前世的《三国演义》何等的经典,即便是过去了几十年,可每每重播的时候,照样还是能吸引无数的观众。 当然,《三国演义》电视剧的成功离不开精良的表演和制作,同时也归功于三国故事的深入人心。 人们为什么如此痴迷于三国?三国主题的作品何以千百年来经久不衰? 三国的魅力就在于三国中的那些人与事。 运筹帷幄如徐庶、庞统者;行军用兵如周瑜、陆逊者;料人料事如郭嘉、程昱者;骁锐莫当如马超、张邰者。 而在人物背后则是单骑救主、舌战群儒、火烧连营等家喻户晓的英雄谋略与忠肝义胆。 人才与奇事的交相辉映,极大地提高了三国的丰富性、观赏性。 三国故事是浪漫的,读者可以徜徉其中,幻想着自己是指点江山的明君、纵横捭阖的智者、一身是胆的虎将。三国故事也是现实的,读者可以研习其中人情世故、权谋之道。 少年时读三国,看到的是英雄气概、儿女情长;中年时读三国,思忖的是忠孝节义、进取退让;年长时看三国,悟出的是世事变幻、三家归晋,是非成败皆随江水东逝,笑看新人求取功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