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元璞文集 胡一龙和彭三春-《元璞随笔》


    第(2/3)页

    稍微歇了歇,他接着接续说道:“兄弟,咱这里的野鱼,弄三四条半斤多的鲫鱼炖炖。说实话,没有五六十还真不给他们做。咱炖鱼,没有一个小时不能出锅,那个味你知道多强呗?全是羊奶一样色的白汤。”

    仰头又干了一碗茶水,接着说道:“怎么样,兄弟,就这几个硬菜一上,怎么着也得三四百了吧,有的还得加个野兔山鸡的,嘿嘿,你说是不?咱再弄点从坡里治的新鲜野菜一炒一调,这一桌下来,怎么样,够意思吧?”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就在这时,二嫂进来了,说是有人打电话找他。胡一龙给我加了点茶水,说是接个电话,起身出去了。

    不到五分钟回来了,他高兴的对我说道:“今天是二兄弟给带来的的财气,这不下午七点刚订了三桌,都是六百的标准,呵呵呵。”

    稍稍喘了一喘,他接着说道:“正好,现在也快到十一点了,我今天中午也有时间。咱们兄弟两三年没在一起好好喝点了,今天中午说什么也要在二个这里好好喝点。一是尝尝二哥的口味,二来我知道二兄弟常年在外也算吃遍了大半个中国了,再说咱们大家都是馋人好摆弄,今天尝完以后也给哥哥指点一二,呵呵呵。”

    说着转身冲外面的二嫂喊道:“哎,一会把后面的那个鸡炖上,咱二兄弟中午在这里吃饭。另外北边锅底下加点火弄二斤热狗肉拆吧拆吧,再看着弄几个可口的菜,一会把我屋里自己喝的那个好药酒提过来。一会正好兖州的老刘也过来玩,俺兄弟三个中午喝点,听见不,快点,没颜色的熊老娘们。”说完用经典的动作抹了抹嘴巴,嘿嘿的笑了。

    坐的有点久了,我起身说去个洗手间。正好看见迎门墙后面的地方关着几只鸡,一看就知道是当年的麻鸡,它们和门口放的笨鸡根本就不是一路。估计毛鸡也就三斤,看起来还有点懒懒的样子。

    随便看看了北面的大锅,炉膛里还压着火,锅上的热气也不像其他两口大锅上热气重。笑了笑,我走进了洗手间,撒完尿后快速设了个特色 “闹铃”,就洗手回到了房间。

    进屋后,又天南地北的闲聊了一会。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我赶紧起身说接个电话。到了院里,我装腔作势的冲着电话的话筒说道:“嗯嗯嗯,好的,好的,我一个小时准时到家,好的,好的。”

    然后赶紧回屋,不好意思的对胡一龙说道:“你看巧不,二哥,本来我准备几天好好尝尝你的口味呢。这不,村里安装自来水的快过去了,家里让我抓紧回去,主要是身份证在我身上,你弟妹她们办不了。改天,我一定带朋友们过来尝尝哥哥的几个硬菜。”

    他一听连忙站了起来,拉着我说到:“你看,二兄弟,咱们都这么多年没见了,今天说什么也得喝点好好叙叙,有什么事晚会回去再补办就是。”

    我一边和胡一龙推迟,一边对正拿刀准备去杀鸡的二嫂打招呼:“不好意思了,二嫂,今天家里有点事我得赶紧回去,下次一定过来。”

    说着推起单车往外就走,他极尽热情的拉扯挽留的把我送出了大门,等我骑上单车他还在后面热情的喊道:“二兄弟,停天一定要过来呀,咱哥俩好好喝点,也尝尝咱家的野味。”

    我转头应声:“一定一定,回去吧,二哥。”说完疾驰而去。

    一口气我猛蹬了八九里路,在一个拐弯处刹车停了下来,伸了伸懒腰,长出了一口气。今天我有点小晕,想平时我也是健谈之人,在一般人面前也都是几乎只能听到咱说话的声音,不料今日在他胡一龙的面前竟然几无插嘴之地。

    哈哈,胡一龙不愧称为“湖中一龙”,这口才、这气势,尤其是这浑然天成的底气,我是服了。今天的聊天几乎就是他的单口讲演,整个过程我充其量也就是个不入流的双口表演中的拙劣捧哏。

    说起胡一龙,也算是当地一个有故事的“名人”。二十多年前和他大哥一起从事建筑工程承包,也曾着实的风光过几年。

    但后来因为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吃喝嫖赌除了抽让他占全了,慢慢被分了家的大哥踢了出来。

    后来又在成立开黑出租,听说专干夜活挣巧钱。黑出租被整顿取缔后,他又干起了水果和干货的买卖。这两年整体行业都不景气,不甘平淡的他又改行干起了靠旅游带动的农家乐。

    胡一龙这个人脑子很灵活,而且能说会道,表演能力极强。我们是在做生意的时候认识的,早些年丰富的阅历让他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一些人们的购买心理,并能迅速的引导人们实施购买行为。

    不可否认,有时候他的促销感染力真的很厉害,他有时都能把自己给套进去。

    明明这个水果就是本地产的,他硬说是从特产地拉来的,通过他反复的强调到,最后连他自己都迷迷糊糊的认为这就是特产地产的。

    如果大家同样的产品到同样的一个新市场去,那肯定是他先融入市场并快速扎下根。

    但胡一龙在生意上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不能保证质量持久如一。他经营的货物,在一开始绝对是质量和数量都是过硬的,价格也几乎是平价甚至赔钱,再加上他强大的语言感染能力,几乎是无往而不利。

    只是一旦稳住了市场,有了固定的客户群体,他的各方面的缺点就慢慢暴露无遗了。开始以次充好,价格和称上也开始忽悠了起来,时间一久就慢慢被迫退出这个市场了。

    胡一龙酷爱喝酒,酒量虽不大,但几乎是酒不离身,餐餐必饮。一般也不大讲究就得品质和下酒的菜肴,不论是乡下集市街边的老头聚集的豆腐锅,还是市场旁边兼卖零酒的小吃铺,随处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他常常自诩:“天天一斤半,小酒不能断;不求酒肴好,只求就喝饱”。号称一年小酒五百斤,为国家创税增收,大力扶持民族酒业大发展。

    他只要两碗酒下肚,就开始晕晕乎之飘飘然的高谈阔论,上至火星飞船下至深海水怪,古今中外时事传说,那是无所不知无所不精。

    四射飞溅的唾液和手舞足蹈的表演,脸上始终洋溢着满足兴奋的快意,可能这正是他在试图内心深处的某些原始的东西。

    众生百态,各得其所。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在内心深处都有自己的特定行为准则。

    或许在我们看来他有一些张扬和浮夸,其实在他感觉可能还是一种自我的认可,甚或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和自我陶醉。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可圈可点的地方和特长,只要不去危害他人和社会,就是可以交流和容纳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