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 轴承-《大唐全才》


    第(2/3)页

    两个工匠互相看了看,还是由那个西域人开口说道:“现在的问题不是出在炮上了,而是现在炮弹的问题。”

    王珂又拿起炮弹来看了看,也没发现什么问题,不解地问道:“什么问题?看起来不是没什么吗?”

    李恪这时说话了:“王兄啊,这说也说不清楚,还是到实验场上去打上几发炮弹,就什么都知道了。”

    王珂一想,这样的确是好主意,现在站在这里说半天,也不如在实验场上打几发炮弹看得直观。

    于是和李恪带着这两个工人就来到了实验场上,两个工人手脚麻利地吧炮架安装好,还上下调节了一下高度。

    这下王珂有些惊奇了,他明白现在还没有螺纹,这上下调节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王珂怀着好奇的心情上前一看,还别说,虽然没有螺纹,但这些工人却能想到,把炮架的几个脚,都做成可以伸缩的,在两个侧面做出槽来,在高度调节好以后,用销(电  脑阅 读     .1   6   k  . c  n)子给销住了,这样一来,在行军时,这炮架也就能很方便的收起来了。

    王珂这个时候,也开始为这些工人有如此的想象力而折服,忍不住就向两个工人伸出了大拇指,表示自己的钦佩。

    工人把炮弹放入炮筒内,点燃引信,就见炮弹从炮筒里飞了出去。可是掉在地上的时候,却没有看见炮弹爆炸。

    王珂跑过去,从地上捡起炮弹来,从炮弹弹体上粘着泥土的部位来看,就知道,这颗炮弹不是弹头着地,所以压发式引信根本就没有被碰到,所以也就成了一颗哑弹。

    李恪从王珂手里拿过炮弹,慢慢说道:“王兄,我着急着找你来,就是要你来看看这个的,现在这个样子,我也不敢就向上报呀,更不能请父皇来看试‘射’呀。”

    王珂站在那里,思绪早就陷入了这个炮弹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需要怎么解决?对李恪说得话是充耳不闻,没有一点反应。

    想了老半天,王珂也没有理出个头绪来,又从李恪手里拿过炮弹来,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

    终于,王珂发现了那里不对。这个炮弹,粗看还没有什么问题,但仔细看来,却是问题多多。

    首先,这压发式引信就没有做对,本来这引信是要凸出来的,刚才自己看到的炮弹还没有装引信,所以自己也没在意。现在他们把引信装上后,这引信却几乎和弹头相平了。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炮弹的尾翼,在被‘射’出弹膛以后,本应该是旋转着向前飞行的,现在他们却把尾翼做成了和弹体连在一块,成了一个整体,使得炮弹在飞行过程中,尾翼没能起到平衡的作用,经常使得炮弹在着地的一刹那,不能保证是压发式引信首先着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