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四章 教育改革-《大唐全才》


    第(3/3)页

    王珂倒不是反对对儒家的学说,他只是不希望所有的思想都禁锢在这一家的学说里面去,王珂希望看到的,是百家争鸣,是能为社会服务的真正的本事,从政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儒家思想不过是统治阶级用来禁锢百姓思想的利器,当他们转身用于治国时,却是使用的法家的那一套,所谓的“儒皮法骨”就是这么来的。

    王珂对着李二同志认真说道:“皇上,现在就开始,是不现实的,还是照魏王殿下所说,把古今所有的经史典籍,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以为教程,这样才能有一个教学的大纲存在,一切教学都有了一个规范,这样才能够延续下去。[]”

    对于王珂的建议,李二同志不得不承认是对的,但是心里对于不能马上进行这样有意义的事情,还是不免有些失落,失望的表情不免就流‘露’了出来。

    王珂看到李二同志的表情,连忙解释道:“皇上不必失望,其实这也不过是耽误一点时间而已,待这事一完成,马上就可以开始进行,也是能够很快见到效果的!”

    李二同志闷闷不乐的说道:“你也说了,要从孩童时期开始,这寒窗苦读,没有十年功夫是不能成才的,这如何又能很快就见到效果呢?”

    王珂一听这话,才明白李二同志的意思,李二同志完全是只考虑了从头开始的时间长短,完全没有想到,现在还有不少的读书人已经是读完了现在所需要他们所读懂的学问,只要到时候稍加学习其他的科目,完全就能够胜任现在所要从事的职务了。

    王珂把这个事实摆了出来,才使得李二同志从最初的认识里解脱出来,脸上又恢复了之前的喜悦。

    其实王珂的想法很简单,办学是要办得,但也要大致的区分一下,初级和高级是要有所侧重的,初级的学校不妨多一些,让受教育的人基数大一点,但要想继续在这条路上前行的人,就要接手严格的筛选了,只能是其中一部分优秀的人才,才能进入高等的学府进行再深造,作为国家的人才被储备起来,今后的官员,也将会是大部分在这些人里进行挑选。

    而现在再后继力量没有形成只是,完全可以通过科举制度进行选拔,出众的直接任用,其余的人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深造,待他们有了一定的能力以后再量才使用,这也就解决了从孩童开始培养,这期间出现的断档问题。

    王珂的一席话,真的是让李二同志明白了过来,也不再多说,直接就指示李泰组织人手开始编写,以便能够尽快的进行王珂所提出的建议,至于以后的事情,待李泰完成以后,再组织长孙无忌等人来进行细致的商议,拿出一个详尽的章程出来,以便实施。

    李泰的事情做罢,李恪才把近段时间自己那里的进程向着李二同志汇报了一番,得到李二同志的赞许以后,才同李泰和王珂一起告辞李二同志出来,分手后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