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释怀-《长安百花乱》
第(1/3)页
扶桑的船队快到大唐的有一天晚上,清仁与扶余丰有过一次促膝长谈。
大船随着海面的波浪轻轻摇晃,两人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航行,早已经适应这种程度的颠簸,桌案上两只小小酒杯静静地听着两人的谈话。
两人只是低声交谈,甲板外的海面看似平静,水底不知道是怎样的暗流涌动,海面升起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海面倒影波光粼粼。
“丰君,人生际遇起伏不定,实在不必拘泥过往。”
清仁之前从不说这种话,灭国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似乎很遥远,老百姓关心的不过是每日三餐一宿,谁当皇帝谁做官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样。
但是对于皇族来说,则是永远的耻辱和痛苦,似乎只有不断地追求复国才是今后的人生路,才可以稍稍平复心底的不甘和屈辱。
可是,扶余丰连这条路都放弃了,正是因为他放弃得如此心甘情愿,才让清仁格外担心。
“殿下。”扶余丰浅笑着开口:“我并非胸无大志,自暴自弃之流。”
“我作为人质被送到扶桑之时,百济朝局已是积病成疾,我的父亲皇兄虽不是昏庸无能之辈,但并未能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是我们负了百济千千万万的百姓。”
一个人要清醒到什么样的地步,才能冷静地说出这些话,他的心里真的如同他的面上波澜不惊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