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时今情势不同了乾坤已经陡然翻转若是沒有了共同的目标与共同的忧怖那么昔时再稳妥根植的感情也会渐渐消散在沙土之上 李旦是聪明的所以他提拔太平是企图以太平的势力來与隆基做相互的钳制……通过这暧昧不明的举动也可以看出來李旦说什么太子之位有两个人选这话真的是场面话在他的心里属意的一直都是老三只有老三做了太子才存在太平公主与太子之间相互牵制;若是老大成了太子老大的势力微乎其微又何來与太平公主相互牵制 只是太平与隆基之间那一份自成的默契、与一份青梅竹马般甚笃的情谊;且正是因了两个人共同配合的那样默契才有了这一场煞是成功、且干脆漂亮的兴兵宫禁改换天地李旦又为什么那么笃定笃定他们两派人日后一定会互掐互争、互相牵制而不是抱在一起一致对他 恍然间明白了李旦的自信來自哪里…… 因为太平与隆基他们沒有抱在一起、团结一致的共同敌对皇上的理由他们各自都只会想着得到最大的权利特别是隆基隆基会是太子且儿子跟父亲素來最亲他日后是要接替父亲的班若是对外也只有跟父亲一致來对太平又哪里有道理与太平一致对向自己的父亲、逼父亲权势凌落的道理 太平不可能成为大唐日后的皇后所以她沒有与那个男人团结一致、共为阵营的机缘隆基也不会傻到扶持一个瓜分自己皇权的姑母的地步…… 越是这么往深里想着太平的思绪便又有了变化她倏然觉的怎么有点儿李旦是计划与隆基结为共盟先是逼她不得不崭露头角、锋芒必露然后在她膨胀到一个恰到好处的点位之时父子两个再一并把她除去的感觉 心念甫震太平心有惶惶然、亦有戚戚然 她接了那道明黄的圣旨恭谦规矩的谢了这委实浩荡的隆恩但她委婉的拒绝了这“临朝听政”的特权 可李旦扶持胞妹、感念胞妹、对胞妹一定要施以荣宠的心思似乎很坚韧见太平拒绝临朝他便使人抱着公文送去公主府朝政内外诸多事物请公主裁决 推脱不掉、拂之不去虽然这是太平一早与隆基合谋、瞒着李旦占据了政.变主导地位日后想要独享成果的最终目的但当这个目的真正达成、摆在眼前的时候她却整个人都如被火温、很不好受 太平只觉的自己时今虽享有看似无边的权势、风华无以匹及的地位可整个人却处在一种很尴尬的境地里且是万分的尴尬…… 同时尴尬的还有李隆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