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虽然李旦还沒有正式下旨命太子监国可军国大事俱已真正涉及且已有了辅政的实质 往年高宗李治临去时留过这样的旨意是为“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意为军国大事若是皇帝与太子、诸臣不能裁决便上由武太后处理可事情往往事与愿违初心是好的后來实质执行起來却变成了无论是能抉择还是不能抉择的大事抉择前都必须报之武后这便委实有违了高宗的本心 时今李旦却是打算彻底放手虽仍以自己为主导但他愿意辅助儿子、给儿子更大的权利 可那功勋赫赫、声威咄咄的妹妹也委实不能敷衍 于是睿宗在妹妹和儿子、公主和太子之间奉行太极之道不偏不倚、平衡双方 每宰相奏事睿宗定会先问:“尝与太平议否”得到答复后再问“与三郎议否” 当得知两方都已裁决他在看过双方意见之后才做最终的裁决 如是倒也算是和睦融融皇帝一左一右由公主、太子辅助 这样和煦的局面倒是持续了一阵子大唐的国运也蒸蒸日上日趋繁华民间百姓中隐有这样的说辞即是“贞观之治又回來了”这是对睿宗李旦极高的评价也是对这君明臣贤、父慈子孝的局面一种难得的肯定 只是似乎好景都素來是不长的…… 太子与公主这般权利对分、相互持平皇帝有心利用他们相互制约、是以防止自己皇权被架空的深意是昭著的 这也不怪李旦亲情与利用从來都并不违背试想当初那场政.变之后遗留下來的是何其凌乱的局面登基的李旦不得不直面一个重要的问題即是政.变之中两大功臣儿子、与胞妹之间的势力以及关系的协调 通过那场大胆且着实成功的兴兵宫禁李旦充分领教了儿子的心机与妹妹的威力这两个人城府之深、手段之狠戾直令他这个把韬光养晦之道奉行极好、最终做了皇帝的城府深沉之人都不忍多想 李旦登基后太平的势力更是“七位宰相、五出其门”而隆基那边儿更是万众归心、众望所归 身为天子身为国君自然比不得不曾登位时的保有一份纯粹他若不动些脑筋这泱泱大国如何整饬这繁华治世如何发展 身为皇帝李旦委实是苦心且最作难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