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实在父亲登基之后.隆基心里还是有点儿庆幸的.庆幸自己不曾被一时的贪念彻底占据了头脑.庆幸自己成功的将父亲扶上了皇位.因为复辟之后的皇上.面对的是一盘散沙的局面.需要费心规整、需要耗神谋划的东西实在太多.而隆基自己毕竟还只是一个二十五岁的小伙子.比起二度登基沉稳持重的父亲.他的手段和经历还不足以摆平这泱泱大唐的诸多乱局. 时今该规整的已经有了些规整.虽然大唐的局面依旧混乱、且是可以欲见的一日比一日的乱.但那都是因为太平与隆基两方势力的各不相让.若是这两方都能做出让步.或者其中一方逼得另一方后退一步.大唐的燃眉之急都委实可解. 只怕这也是父亲为什么想到了让出皇位、扶持太子登基的根源所在…… 只是.隆基还是不敢冒然应下父亲这话.他不得不从长计议自己所拥有的、还有自己所沒有的.心里明白.他时今还不能冒然便当皇帝.因为他的根基不算很稳定、羽翼也沒有达到一个满意的成熟度.于他來说还是倚靠着父亲、帮扶着父亲方为稳妥可行.一旦他答应了父亲一时的心热而当了皇帝.恐会被人以年轻为由立刻架空这权势.到那时候便是父亲都奈何不得纹丝. “父皇.”心念甫至.隆基抬目时眼底充斥了一脉坚韧.声色沉淀.“儿臣现今坚决不能受之.”旋即一抱拳.“请您为了天下苍生考虑.担起这江山重任.” 李旦不说话.就这么与儿子四目相对.父子之间僵持在这里.又不像是相互都不肯让步的坚持.而是一种会心交流、心照不宣的目光探寻. 周遭的风声细细微微穿过耳廓.静好的时光被烘托的有些肃穆.良久之后.彼此之间自对方的目光中看出了一些别样的味道、真实的心思. 李旦心念一下下的沉淀下去.终于点点头.错开那目光:“朕昨晚已召集三品以上官员议过此事.”启口后语气做了缓和.旋即又看儿子一眼.“你來请安之前才令他们回去.他们很快便会告诉你了.”一顿又道. 隆基心震.虽然父亲的口吻里并沒有什么怪罪的意味.可这样直接的点破了官员各为其主、议事后会去向他禀报.还是令他倏然就有些尴尬. 李旦这话本就沒有刻意怪罪.更不存别样意味.只是很随心的一句.而隆基面上的反应令他有点儿无奈. 果然皇帝会是孤家寡人.自从登基之后无论是儿子还是妹妹、还是身边的朝臣.他这边儿只要稍稍流露出一丁点儿的反应.便会引得这些人辗转猜度忒够累煞的.哪怕是一个无心的句子、一个随兴的玩笑.都能被他们当作了真、根本不会往玩笑和无心上主动去靠拢.说什么君心难测.其实是因为天子掌有生杀大权.所以不敢测、不敢相信吧. 就是这样一个注定高处不胜寒、又得防范太多的位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醉里梦里都心心念念只为一夺.想不通.而沒有亲身尝试过这个中百味的人.更是不能懂…… 他有些薄倦.身与心都是.摆手令隆基退了下去. . 诚如李旦所说.他昨晚召集了官员们议事.议的便是传位太子之事.在这之后.那些官员才一散场便急急忙忙的回去.各自找到了各自的主子报备这件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