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40)打井和拜年(下)-《陌上行》


    第(2/3)页

    说过问候话,商成才注意到今天四周围竟然已经聚集起差不多一百多号人,除过来迎他的关家子弟和地方乡绅,还有好些个庄户。再朝老庙的方向一看,山门处进进出出的香客更多。山门门口的空地坝两边还支起了好几个简陋的席棚,不少庄户捧着黑陶土碗,蹲在脚地上吃喝得美气。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羊肉汤的腥臊气味。南边还搭起个戏台子,一个戏子穿着花花绿绿的戏装,脸上挂着黑一片红一片的戏脸壳,正在台子上走来走去又说又唱。看来是在演什么傀儡戏。台前已经围起了一堆人。

    他心头有些纳闷。他经过这座破庙好多回了,几乎就没看见过一个在这庙里进香的人,还以为这庙早就被人废弃了的,从来没想到这地方也有现在这样的闹热景象。他盯着庙子看了片刻,随口就问关繇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关繇被他问得一楞神,顺着他的眼神望过去,立刻就笑道:“今天是古大将军的寿诞,四乡八里的乡亲都来给大将军敬香咧。”

    “古大将军寿诞?”商成有些不明白,便拿眼睛望他。古大将军是谁?他到西马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就从来没听人说起这个古大将军的故事?

    古大将军到底是谁,关繇说不清楚,关宪比他哥读书多,可也讲不明白古大将军的事迹。众人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句譬说半天,商成也就听了个大概一一这是前唐末年的一个将军,受命防守西马直,最后就战死在前面不远的河湾里;死的时候无比壮烈,连人带马身上插满了突竭茨的箭。当地人感他的恩,就修了这座将军庙,祈祷这位大将军能世世代代地保佑这一方的平安。

    商成唆着嘴唇望着庙门上那块早看不清楚字迹的匾额,想了想说:“进去看看。”

    他说要去看,别人就只好跟着,这一大群人朝庙里走,庄户香客们都唬得赶紧让出道路。老庙祝也得了门子的消息,慌得跟什么一样,一身邋遢衣服踢趿着绑麻绳的大头鞋就奔出来迎接,人还没到跟前,一只前面张口后面脱跟的鞋先飞到商成面前。

    在庙祝的指引下,商成他们在庙里转了一圈。这庙子当年的规模一定不小,不过两百多年下来又历经战乱,如今早已破败不堪,三重大殿如今只剩个主殿,当年的泥塑金身像现在已经满是灰尘,黑黢黢地看不出个模样。几块红幡从房梁上垂下来,有写着“大将军万世永镇”,有写着“大将军千古传名”,还有写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很有些不伦不类。牌主神位也不象是前唐时节留下来的东西,小臂长短一块柏木板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古大将军神位”。六个字中间错了两个,“军”字中间缺一短横笔画,“神”字左边多了一点。不过香火倒挺旺盛,一块大石鼎里密密麻麻都是指头粗的大香,滚滚青雾缭绕而起,把大殿里弄得乌烟瘴气。

    商成在大殿里转了一圈,有随着庙祝到了后院。

    这里的香火更盛。后院正中间有块不知道是怎么被人搬到这里的巨石,前高后低峥嵘突兀,身上裹着挂着一条条的红布。庙祝指着石头对商成说,这就是古大将军升天后,他的战马还留在这里,它感化天地化作了巨石在这里等着大将军。巨石边一圈摆着七八个蒲团,不少男男女女的香客过来默不作声磕个头,点燃三柱香朝撮起来的小土堆里一插,然后就摸出三个铜钱恭恭敬敬地埋在土里。

    商成问庙祝,这三个铜钱有什么意思?

    庙祝可能是从来没见过他这样的大官,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个子丑寅卯,倒是关宪在旁边解释,这是老辈子就传下来的风俗,三枚铜钱代表三个愿望:一愿大将军英灵永宁,二愿这块土再不受刀兵战火,三愿这块土五谷丰茂。不过这几十年西马直一直缺水干旱,也有人说,三枚制钱其实是为了求水求雨。各种说法都有,谁也说不明白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理。不过这块石头求雨不行,求别的事情倒是很有些灵验。

    商成点着头,找庙祝要了三支香,凑火头上燃着双手捧了走到石头前,默默地念祷一回,也学着香客们在地上撮了堆土,把香插好,再合什祷告了一回。

    做完这一切,他转回身对关繇说:“借我点钱,要五贯。我要给这庙添点香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