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信上言: “人生初过五十,少年勤勉,青年奋进,中年有成,却因自身选择和判断的失误走入了绝境。 以往数年,艰难险阻,于精神于身体,每日煎熬,难以道哉。 终确认,己之原则,于不正风气之下,无路可通,利益勾连者反而坚定顽固,然则独善其身,两袖清风,但沧浪之水浊兮,难改也,遂日渐无力。 知命之年,路途却遭堵塞,一腔书生气,满身正义情,太过天真,不知人性,所以头破血流。 一路走来,小人不绝,伪君子,邪恶的人性,王清远是为极致,披着大儒的外衣,行苟且难言之事,却犹满面春风,读书人之风骨尽皆舍弃,皮囊之下所剩不过追名逐利之心,在书院这座本该书香满溢的庄严之所,无视律法,无视道德, 多年以来,自余一改懒散作风,不忘读书初衷,开始进行顽抗斗争,受到的伤害和不公从未断绝,乃为此生极致,用阴招,泄私愤,拉山头,无底线,表面为祭酒与院长之意气争锋,实则为正邪较量,从未想到书生气与风骨是如此难以维系,甚至无助到付出生命之代价。 这就是王清远院长建立之书院风气,乃至变成了如今实打实之体系: 无原则,坏规矩, 拉山头,排异己, 管理乱,隐患生, 营私舞弊,独断专行, 中饱私囊,不顾学子利益, 鼠目寸光,怠误儒家传承。 恩师在上,亲友在侧,余未能担起责任,属实无颜,愧对良善。 事已至此,只得自行了断。 不得已之尤,无路可退之,余败也,难言之, 人生残酷,退无可退,便也只得斩断牵挂,做个了断, 可笑,可悲,可叹” 读完此信,赵楷久久不语,心中只觉积郁难平,心中之绝望宛如实质性刀子也在割裂其身,身旁还有数位同伴,也同样凝眉不语,有人已经闭上了眸子,仿佛实在压抑将来的泪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