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已经定下来了!”一名孙家的子弟露出一个谄媚的笑容,然后朝着孙琦拱了拱手,“咱们涪陵城一共五个人的名额,其中咱们孙家的有三个,还有两个,一个给了城北的陈家,一个给了城西的刘家。” 孙琦听完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九品中正制是现在车迟国之中最大的举荐制度,想要出人头地那就必须有足够威望的人来举荐。 一般来说各个城主就是举荐人,然后将各自城中的人才举荐给朝廷,再有几个大中正来审核,若是满意则有奖赏,若是不满意便会降下来惩罚,最后再放到朝堂,由百官以及总中正一共审核。 这种制度之下,理论来说应该会有很大的好处,层层监管之下,几乎能够将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全部都避免掉。 但是俗话说得好啊,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 车迟国这么多的城池,就算是每个城池只有五个名额,那么一年的推荐人员还有多少? 这么多的人,都放到朝堂上,让他们审核,考量,那岂不是他们这满朝的君臣什么都不用干了。 所以说最后车迟国改变了一下自己的考核方式,将大部分人都放在那九个大中正的身上,然后九个大中正各自选拔出一个最好的送到朝堂,这样便轻松多了。 至于其他人,在大中正考核过了之后,便可以送到各个地方或者为官,或者为将,然后最后统一报给朝廷就是了。 而负责涪陵城这一带的大中正,偏偏和孙家还有这那么一丝丝的香火情! 之前一直是廖立负责选拔,在这方面他一直做的就是十分公平公正,五个名额,竟然有两个不是世家的。 一个是商人之子,一个是完完全全的寒门。 虽然最后他们孙家也有一个孙桓入选,但是那小子不过就是旁系罢了,便是真的能够出人头地,和他孙家又有什么关系。 廖立的这种行为,在孙琦的眼中那就是赤裸裸的愚蠢。 如今他自己可以决定这件事了,那么自然不能再按照廖立选定的那些人来做了。 五个名额,他孙家的嫡系就要走了三个,剩下的两个一个给了和他们孙家世代联姻的陈家,另一个也给了出价最高的刘家,这么做,“皆大欢喜”。 孙琦本来觉得已经没事了,但是看着那个家伙在说完之后居然还在那里不走,不由的眉头皱了起来。 “你还有什么事情?” 那孙家的子弟看着眉头紧皱的孙琦,也是露出了一个很尴尬的笑容,然后轻声说道。 “其他人都还好说,大家都是世家,也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孙桓那小子虽然有些怨气,但是他毕竟年纪还小,在孙家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那人啰啰嗦嗦的说了半天,说的孙琦头都大了,直接将茶盏往桌案上一摔,“到底想要说什么。” “可是那沈家的小子和那个泥腿子却是不干,说什么也不同意将他们的名额拿走....” 沈家就是那个商人之家,而那个泥腿子自然就是那个寒门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