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玄空大师年近花甲,一身灰蓝色道士袍,灰白长发飘然,如此仙风道骨的模样,倒很符合想象中道士形象。他们这种修行之人,自有清规戒律需遵守,并不受冀州法规约束,故而对柳贾的情况只是唏嘘。如今又见这丫头容貌清秀,口齿伶俐,双眸中透着澄澈的光芒,语气很是诚恳,就算说辞有些牵强,更不会出言拒绝。 大师接过麻糬篮子,夸奖了一番,唐与柔趁机介绍起来。 什么构思的巧妙,什么制作过程的繁复精良,味道口感之类的一顿夸。 玄空大师一把年纪了,怎么会看不出她的意思?但他听着清脆悦耳的声音,就是不忍打断她。听了好一会儿,她都没停下,玄空大师才道:“好了好了,老道知道了。” 唐与柔严肃:“福满楼和道观的友谊长存!” 可那是因为柳老板捐了香火钱。 玄空大师无奈笑了笑,摇了摇头,并没有说破,提着篮子回到大殿后方的帷幕后,看样子是打算将这礼盒分给弟子们。 这拜山贴算是送好了。 接下来两人就是等县令夫人她们来了。 庙会晚上开始的,听梅姨说,县令夫人每次都和女伴一起未时就来,然后坐到亭子里聊天喝茶,听道童给他们念经。 算算时间,在一刻钟之内就会到。 还有些闲暇时间,唐与柔见司马煜走到了神像前,也跟了过去。 一抬头看到神像,她就困惑了。 这两座神像一座是道教的,拿着拂尘穿着汉服,另一座却是佛教的,穿着天竺纱衣,头上雕镂着肉髻。 “这……”唐与柔愣了愣,随即唏嘘。 道观里都摆上佛像了。连绵干旱蝗灾,百姓民不聊生,道教无为而治的说辞已不再适用,更多人转投佛教。倒是没想到这个道观的道士这么豁达,乐意把佛像也摆在这里。 或许是收不到香火钱才无可奈何。 信士们步入大殿后虔诚参拜,路人途径此处也进了道观,放下扁担。他们或行礼或叩首,嘴里念念有词,希望从虚无之中获得力量。 这些人站位分明,而司马煜和唐与柔则在空地中央站着,和他们格格不入。 “有趣。”司马煜负手而立,观察着周围的人,淡淡评价了句。 唐与柔:“来都来了,不拜拜?说不定能增加福运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