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当前国势-《侠武无敌》


    第(3/3)页

    ……

    两党之争愈演愈烈,而且双方势力均强大无比。

    导致诸多忠贞大臣枉死,庙堂之上一片混乱,内耗极大。

    东林党之争绵延数十年,几无宁日。

    包括皇帝在内,无人能安心政事,从而导致国力日弱。

    大明王朝灭亡之后,《王学质疑》提要中说道:“夫明之亡,亡于门户;门户始于朋党,朋党始于讲学。”

    关于东林党争之说,史书记载极多,不再赘言。

    加之大明王朝尚武,是从马背上打下来的江山。因而底蕴并不算深厚,强军富国之方针大略一直处于完善之中。

    从而导致明朝十六位皇帝治中,大都烽火不断。

    雪上加霜的是,天公也不作美,连年天灾不断,导致国力迅速衰退,民不聊生。

    为求生存,农民起义频频爆发。

    不过短短十数年,疆土已是四分五裂。

    ……

    战乱最是败国。

    公元1644年,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检自缢殉国,统治大好河山长达276年的大明王朝,就此宣告覆灭。

    明朝余留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多权并立。

    然而均只是昙一现,大顺、大西、弘光等政权,被长驱直入的清军,以风卷残云之势,迅速击败。

    ……

    公元1645年6月15日,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黄道周等人拥立下,于福州称帝,改元隆武。

    公元1645年11月,隆武帝在大臣黄道周的主持下,发动了北伐战争。然而兵权在握的郑芝龙却不配合,既不给军队,也不给粮草和兵器。

    手中无权无兵的隆武帝爱莫能助,只给了几十道空札和手书,给予其“便宜行事”之权力。

    然而值此兵荒马乱之际,这样的权力,又有何用来哉?

    国将不国,食不裹腹,哪来的便宜?要如何行事?

    因此,这些空札和手书,只不过聊胜于无罢了。

    求推广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