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哀鸿遍野-《侠武无敌》
第(1/3)页
第506章 哀鸿遍野
华枫之所决定休整,主要基于两点原因。
第一点原因,敏锐的直觉。
这几日行来,华枫隐隐感觉有些不安。
越到后来,这种不安之感越强。
原因是太顺利了!
按理说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在清军正举兵大扫荡的情势之下,他们断不可如此顺利。
在南明王朝地界,数千兵马目标已然不小。
五千余人,六百余骑,并无任何掩饰的官道上,行走了这些时日,理应早已暴露。
可为何却如此平静呢?
难道,这是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平静?
……
此外,根据多思过“提供”的情报,按时间、脚程来算,“无敌先锋军”应于一日前,与另一股敌军相遇才对。
可如今,却连敌军半点踪影也无。
如此诡异的情态,让行事素来谨慎小心的华枫,立即警觉起来。
这也是华枫亲自突前的原因所在。
在华枫想来,如果两军可能遭遇,他至少要比别人早二十里知晓。
这样一来,既可及时隐蔽退让,也可组织伏击。
必要时,甚至可施展雷霆手段,亲自擒拿敌军统帅,来个“擒贼先擒王”,从而一举占居主动。
而要想在短时间内做到进退自如,就必须平时训练有素。
这也是华枫严明军纪的原因之一。
……
第二点原因,距离拉得过大。
据华枫估算,以先锋军之速度,连续五日的急行军下来,至少已有四百余里。
而黄道周主力军,最多行进三百余里。
毕竟,主力军无论是个人素质,还是整体作风,都远逊于“无敌先锋军”,自然难以跟上华枫等人的速度。
而且,主力军的人数,又是“无敌先锋军”两倍有余。这样一来,行军速度就更加快不起来。
一百里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或许不算长,只需两个时辰足以赶到。
但对于步兵来说,却算不得短。
即便沿途无休息,至少也要八个时辰以上才能抵达。
……
三支北伐义军,人数均不到两万。
这样的部队,先锋军与主力军之间的距离,理应在二十里左右为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