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星期天的辅导(七)-《我的爱情在奔跑》


    第(2/3)页

    这里因为是皇家境地,所以老百姓是不能够上山的,最著名的就是西山健习营,是离京城最近的驻军,这些敌楼就是当年军事训练用的。在乾隆时期,西南苗疆,反对清政府的叛乱,此起彼伏,清朝政府反复的镇压,都没有平息下去。

    满清政府,为了镇压苗疆边民的起义,先后派出了许多将军和重要的大臣,经过20多年的镇压,仍然是没有把这些叛乱平息下去,因此被派出去的大臣,每一次都比上一次的级别要高,其中三次镇压,都是由军机处的大臣领衔去的,相当于区政府的宰相,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区政府的各种资源,协调各种力量,举全国之力镇压这种叛乱,好几个宰相,都因为镇压叛乱不利,最后抄家灭族,当时成为乾隆皇帝的心腹大患。

    最后,乾隆皇帝选择自己的小舅子,一个叫富恒的大臣,统领着御林军,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也是经过了千辛万苦,才把这些叛乱镇压,但是富恒后来也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积劳成疾,克死他乡。乾隆皇帝自称是十全老人,给自己总结了10大盖世奇功,其中一项就是收复苗疆。

    为了让士兵熟悉当时的情况,西山大营里建了很多座敌楼,都是仿照着西南苗疆的敌楼修建的,这样就可以让大营里的军人,用这假设的敌楼进行训练,展开攻城战,等到实际功取苗寨的时候,练就的这身本领就有用武之地了。你看看这些敌楼,就会知道西山大营里,那些军人训练的艰苦,也就会体会到,当时平定苗疆是有多么的困难了。这种敌楼在西山修了很多座,现在保存的可能就这样一做了。

    西山作为清朝最重要的驻军基地,近些年来关于清朝的宫廷大戏,好多都是描写西山大营的。你比如说康熙皇帝死了之后,在对外没有公布消息之前,当时的雍正皇帝就派他的13弟胤翔,就是拿他的官房打印,抢在八爷党之前,提前控制了西山大营和丰台大营,才取得夺取皇位的最终胜利的。

    所以在西山森林公园周围的村子,还有很多是兵营的名字,作为地名保留下来了,你比如说蓝旗营,杨二营,实际上当时驻军的名字就是这些营地。西山是清政府最重要的驻军基地,也是最重要的皇家园林,以西山为背景,现在保留下的园林只是一小部分,最著名的就是圆明园了,当时的圆明园被称作万元之源,现在的颐和园只是当时遗留下来的三园之一,就连现在燕京大学的校址,都是当时圆明园的一部分。

    西山从元,明清三代,都是皇家狩猎的地方,而且里面都做了很多的建筑,除了庙宇以外,当然这些庙宇也都是皇家的寺庙,还有很多的行宫,只有皇家才能够在这里。一年当中,皇帝有一半的时间,在紫禁城现在的故宫里边儿办公,另一半的时间就到圆明园来办公,除了圆明园以外,香山玉泉山也是他们经常走动的地方,包括众多的皇家庙宇。

    董教授听到清风的介绍,也讲了自己了解的一些情况,“我们进入国家森林公园以前,对面正是一片果园,这片果园叫做团城果园。实际上这个团城,既是皇帝阅兵的地方,也是清朝皇帝的一座行宫,只不过50年代被建成了苹果园,所以才叫团城果园。现在的团城已经修复了,听说在那里还拍了好几部电视剧呢。”

    清风,“西山是一个著名的游览圣地,清朝有一个大才子,也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她在来到北京述职的时候,曾经把西山整个都游览遍了,我们现在修复这些古迹,很多都是依照郑板桥的邮寄修复的。你比如说对面的玉泉山,也是燕京八景之一,经过民国几十年的沦落,很多古迹都已经失去了原来的结构,只能够依照过去的记载,和一些名人的游记,给她们恢复原貌了。”

    董教授,“前些年的破四旧,对一些文物古迹破坏的也很厉害,这完全是一种浩劫,把那么多的历史文物,文化遗产都给破坏了,现在修起来,也是很难的。”

    几个人一边走一边说着,正好走到了一个围挡的旁边,周围的森林,和这片围挡成了鲜明的对比。清风走上前去,有一块很大的告示牌,她仔细看了看,把上面的文字认真的记在了心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