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恬静的课桌-《我的爱情在奔跑》


    第(3/3)页

    有时候两个人不会同时到图书馆,如果有一个人时间耽搁了,那么先来的那个人,就会给她占一个座位,等到后来的人,到了图书馆以后,静悄悄的借完了书,然后蹑手蹑脚的来到那个人的旁边,用眼神交互一下,然后就静静的坐在旁边看书做笔记。

    来图书馆的路上,或者是从图书馆回去的路上,是两个人交换学习心得的最佳机会,江挽也有一些问题拿出来和清风一起探讨,那都是一些学习方面的问题,你比如说形声字的偏旁部首,有着很多的意义,有时候是象形的,有的时候是象相声的,对每一个具体的字来讲都是不一样的情况,探讨起来也确实是很有意思。

    对文字学的研究是文学院学生的基本功,所有的文字对于她们来讲都是构建她们文学殿堂的材料,要想把自己的作品,创作的更加宏伟美观一些,就必须在文字上多下功夫,除了一些抑扬顿挫的声调以外,一些词语的搭配也是特别的讲究,特别是现在网上出了很多网红的词,这些词语创造的都很巧妙,如果你不是在网上经常聊天的话,那些词语所代表的意思,你根本就看不懂,因为那些日子已经完全脱离了她表面的意思。

    两个人关于网络语言的讨论,进行的十分的热烈,清风偏重于接受这种现象,虽然这些文字和普通的文字学有很大的差别,如果脱离网上那个环境,那么就完全失去了她的意义,当然有些人也把网络语言用于平常的生活,那都仅限于网友之间的生活谈话,不然的话,大家是很难弄懂她的意思的,但是这些现象已经存在了,存在就有它的价值,对于网上语言不能过于苛求。

    江挽对这些语言现象是基本不接受的,我们的汉语语言的基本常识,是经过几千年锤炼出来的,用一些网络上的习惯用语,特别是一些外国的舶来品,把原来很优美的语言环境,弄的是一团糟,对于这个年轻的女诗人,对这种现象是完全不能够接受的。所以她在写作的时候,完全摒除了那些外来语,而是规规矩矩的用汉字说汉话,讲我们中国的语言。

    当然这种争论也仅限于她们两个人之间,有时候其她的同学交流的时候,两个人都避免用那些网络上的文字,而是很规范的用汉语文字,这其实也是她们的一种责任,把我们美好的民族语言规范的用好,本身就是文学巨匠们的责任,和一些有意义的外国语相比,现在网络上穿插的这些语言,实在是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最近这些天,汉语的基础知识更讲在发音的方面,本来就带有口音的老师,讲起讲起平水韵实在是有些好笑,本来这部韵书在音调上是很严格的,看书本来已经看得很明白了,经过讲课的老师,带着方言的口音再这么一讲解,简直成了笑话了。

    但是这部分知识对于古诗词的欣赏,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这些天她花了很大的力气,把这部书反复的研究了一遍,对于4个音调,106个音部,不得不花些时间把它记下来,储存在脑子里,将来对自己写诗,和欣赏唐宋诗词,实在是太重要了。

    为了避免死记硬背,她从图书馆里找到了好几部有关的书籍,然后反复的阅读,相互的比较,相互的考证,然后找出一些共同的规律来,这样相互印证,对加深记忆,是极有好处的。当然每部书都有它的精华,把这些精华集中起来,也是一种诀窍。

    她心里有的时候慢慢的念叨着,在这个崇高的殿堂里,经过十年的苦读,终于有了自己一张恬静的书桌,要用自己四年的学习成果,来回报十年的努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