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有请刘倩倩(十二)-《我的爱情在奔跑》
            
            
            
                
    第(2/3)页
    沈小夫并没有体会到清风的这种心情,而是完全沉浸在自己设计的这场公关表演上。这也不能怪沈小夫的粗心大意,而是清风把这一切早已经安排的滴水不漏了,别说是沈小夫了,就是再有经验的商业老手,也不会料到,在一个顺风顺水的时节,把所有的运筹帷幄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关键时候,会悄然的隐身而去,前面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刚刚要拉开帷幕的这场大戏,而在这戏剧刚刚开启大幕而没有正式上演的时候,一切的精彩都是未知数,那么这个剧本的创作者,却已经在构思另外的宏图大志了。
    刘倩倩是这场大戏中最晚出场的一个压轴的名角,清风的判断是,一旦这次产业联盟的建立,成功的把刘倩倩推上这个联盟盟主的位置,已经成型的广宇集团这艘商业航母,由刘倩倩感动,引领着其他的护卫舰们,一定会乘风破浪,取得最终的胜利呢,沈小夫只不过是搭建了一个平台,到那个时候,他也会按照既定的计划,选定好的航道,伴随着广宇集团一起,开辟新的战场,两个商业帝国的融合已经达到了,互相交织的作用,跑不了,你也跑不了我,在相互的扶持下,一定会出现1+1gt;2的效果,清风隐身而退,已经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儿了。
    这件事儿可能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但这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别人的商业帝国,你已经帮助人家长好多了,除非你有吞并人家的野心,或者是窃取人家的成果,作为一个千千君子,最终的结果仍然是卷铺盖走人,与其到那个时候剑拔弩张,互相猜忌,不如像现在大戏刚刚要上演各方面还都是蜜月期的时候,见好就收,华丽转身。
    所有的人事布局都已经安排好了,哪一个岗位也不是能够轻易换掉的,更何况每一步都和沈小夫充分的沟通了,清风并不担心倒茶凉的结果,反而这个时候从一线战场退下来更容易把握局势,观看大局也可以再帮助她出谋划策,如果在现在这样月租带包式的管理,虽然说沈小夫是心服口服主动找上门来的,但是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清风的这些考虑,已经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自己满怀斗志的精神面貌,把自己这一个重大的步骤隐藏的惟妙惟肖,可以说所有人都不会撂倒他,现在就要抽身而去,不抽身就会把自己现在这些事务性的工作当中,现在已经大三的上半学期基本就要结束了,大三的下半学期就要考虑就业和毕业论文的事情了,如果沉溺于这种巨大的商业漩涡当中,耽误了学业还是小事,如果耽误了将来自己对出路的抉择,就业的选择以及前途的考虑,那才是终身大事呢。
    清风自己清楚,他这样做最高兴的可能是自己的恋人江挽了,最近的接触,这个知识型的女诗人已经显现对商业活动的厌烦了,两个人谈话的内容很少涉及沈小夫公司的运作了,这么一个单纯的大学新生,完全沉浸在校园平静的学习生活当中,虽然也想体会自己不平凡道路,也报名参加了一些家庭教师的勤工俭学工作,要让他理解自己现在投身上海,运筹帷幄,把握大局的商业运作,那可能是完全不可能的。
    虽然清风到沈小夫的公司来帮助她,江挽是始作俑者,但是自己这段时间沉迷在商战的布局当中,把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已经投入到沈小夫公司的开创局面上了,商业运作的成绩虽然是显著的,但是大量的业余时间都被占用了,本来两个人初恋的感觉正在甜蜜的蜜月期当中,相互之间的缠绵需要日夜的打磨,时间的陪伴,但是这一切都被清风忽略了,虽然尽量多的拿一些时间,做一些让他感动的事情,给他一些惊喜,给他一些意外,也给他一些浪漫,但是和现在的年轻情侣们相比,显然给自己的恋人留出来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长此以往,两个人的关系一定会出现隔阂的,一旦恋人之间产生了误会,消除这些误会就不是用时间来计算的了,有些误会,可能一辈子割的也解不开,这是清风相退出现行运作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
    还有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原因,就是自己旗下的两家公司的发展,虽然这次借着沈小夫公司的运作,对两家公司都是有一些新的订单,但是面临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的方向虽然是对了,但是发展的策略还需要进一步的策划,整个商场和商战的形式已经摆开了,对于市场份额的争夺,应该是你死我活的,虽然现在因为口碑好,教育机构本身在发展,但是发展的速度和扩展的规模远远都不如预想的那样,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创新的思维让教育机构快速的发展起来,这样才能够在首都这个补习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不然的话一旦有风吹草动,现在这种规模的小公司就没有立锥之地了。
    科技公司的发展更是如此,虽然储备了一些人才,储备了一些项目,但是领军式的人物没有培养出来,也没有物色到,一些关键技术在同行业当中只能说是平起平坐或者稍微领先,一些关键性的技术突破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相关公司的业务开展的如火如荼,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已经让科技公司重新策划重新规划的情况,刻不容缓了,所以必须拿出最大的精力和最多的时间,对这两家公司重新进行组合,重新进行安排,重新进行布局,这样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符合公司最大的利益。
    公司的经济利益其实并不是第1位的,一个公司第1位的应该是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围绕着这些方向和规划,要合理的进行人员布局,科技项目的布局以及区域布局,只有这样才能够发展成一个有特色有前途的科技公司,这些道理在清风心里全部都很明白,但是时间是不允许他三心二意的,既然解决了沈小夫公司的发展方向问题,那么回过头来,自己的科技公司也需要做一个完整的上档次的商业策划,因为新技术新材料日新月异,要想把这方面的规划和策划做到极致,就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更大的心思,也需要更多的知识和企业支撑,资金链的问题也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清风心里装着的是装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虽然他的头脑聪明智慧发达,但是时间和精力也都是有限的,所有的事不可能齐头并进的发展,一定会分清轻重缓急,按次序安排,最后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现在应该认真的考虑科技公司和教育机构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商业策划,自己原有的这两家公司都是一手建立起来的,用自己的精力去把这些公司做好,是他责无旁贷的事情,现在转回头来做这两家公司应该比做神仙的容易了一些,资金链的问题,可以借助沈晓夫公司的资金来解决风投的问题,其实关键这两家公司还是项目的落地,科技信息的掌握以及科技攻关的突破了。
    在沈小夫公司干了将近三个月,唯一的收获就是做了这个成功的商业策划书,也为今后自己的两家公司进行商业策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自己手下没有像邓春左琳琳这样成型的高精尖管理人才,也没有像赵一荻那样顶级的,最忠心耿耿的管理行家,这样的职业经理人,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都是可望而不可求的,现在看起来打造一支精干而有效率的运行团队才是当务之急,有了再好的技术,再好的产品,再好的材料管理,团队的水平才标志着公司发展的水平,公司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培养和人才挖掘这个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沈小夫的公司实际上是借助了原来广宇集团人才的储备基础上才成功的,但是作为自己的两家公司,不可能再从广宇集团挖人了,必须靠自己精心的物色,细心的培养,耐心的提高才能够形成有效的团队,进而发展成高效的团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