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本来一场热烈欢迎的场面,宾主都变得有些尴尬。 宁珂可不管这些,抱抱拳对大家说“好吧,大家都随便吧。我在庭院中转转,欣赏一下院子的风水,等诊费筹好叫我一声。” 本来宁珂愿意来穆家,一是想通过穆家了解宁家的一些情况;二是想向穆将军要些修炼资源。可是一到穆家,却见到一个与母亲同岁的宁家闺女穆家媳妇的女人,惹出他一肚子的莫明怨气。 秦小军和穆家的一个管事的中年人,陪着宁珂在穆家庭院中转转。 穆家庭院的前两进,建造的时间早于第三进。最后间的这进院落,实为穆家的后花园,非常幽静。 庭院中有一座小桥和蜿蜒的沟渠,正是饲鸟养鱼,叠石造景的好去处。 靠东面溪流流出的院落围墙根下,有一棵老腊梅,树的主干透着一股苍老、沧桑的气息,似朽非朽;老树根发出新枝,枝条蒱散,层层交错。 正值隆冬,满树的含苞待放的梅花朵子......也有几枝性急的花朵儿,已绽放开来,看一眼,都感觉有香味飘过来。 宁珂觉得这棵老腊梅有些古怪,遂释放神识辨看。老腊梅最中间树干的年轮,有近三百圈,应比这庭院的年龄还长。 忽然,他发现青石砌成圃围老梅的土层下面,有个被梅树根包裹住的坛子。 再仔细一看,不得了! 坛子中装满了珠宝、金银等物,还有一颗不小的夜明珠,其中有一块圆形玉件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块玉件并不大,呈白色圆台状,像极了从阚家得到的那块八卦盘上的阴阳鱼眼中的一块…… 从包裹坛子的梅树根粗实的程度看,这个坛子埋入这里已有很长的年头了。 宁珂一问,这所宅子原是清朝中叶景瑛格格的驸马府邸。 景瑛格格早殇,其驸马后来牵扯到一桩王爷谋逆大案,全家人都被流放到新疆伊犁,终生未曾还京。 原来的府邸只有两进院落,在清中晚期时赐给名臣刘芗,刘芗入住后,增盖了后面的第三进花园式的院落。民国时期,这所宅第几经易手,后为穆家的居所。 宁珂从坛子中有不少翡翠首饰,估计坛子最有可能为刘芗或其后人所埋,若说景瑛格格或其后人所埋的可能性要小。 景瑛格格在世时,这第三进庭院还没建呢;而翡翠在清朝中后期才开始兴起,特别是到了喜欢翡翠的慈禧太后时期,翡翠才有了空前的发展。 只要查查历史上,这座宅第最初的两家主人的结局就能清楚了。他可以确定,梅树下的坛子与穆家人无干。 坛子紧挨着院墙下的水渠,若不是老梅树根将坛子包裹的严实,一两百年间,装着密度很大的财宝坛子,早该移动位置了,最有可能落陷进水渠里。 他曾听说过这样的事:有一财主,将一坛金银珠宝埋于后院墙角,几十年后,在墙外修路的工人却挖出了坛子。 宁珂心想“既然这坛子宝贝被我发现了,我哪能让它在这里埋没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