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归程(下)-《五代逆天》
第(2/3)页
史虚白想了会,说道:“陈道兄,江南萎靡,呆之无趣,我准备过几天移居江北。你可是还要继续的寻找真命天吗?”
陈传看了他一眼,说道:“不了,我准备先回华山呆一阵。昔年我华山一师兄,摸骨而知天下将乱,我陈老道就算资质差些,但漂泊四海三十年,四处寻找真命天,以拯救百姓,却也不是一点线索也没有的,只是那几个不是乱魔之命,就是夺舍之躯,天地幽幽,神鬼莫测,老道这一点道行实在太浅薄了。看不穿,看不透啊。”
史虚白看了看有些兴致萧索的陈传,反过来宽慰道:“这天下三十年一小变,一百年一大变。拨乱易,治平难。盛唐承平已久,动乱也是难以避免的。令师兄之才也未必便强到哪里去了。”
陈传劝史虚白,还赖摆事实讲道理,虽然这里例有点难听;可史虚白劝陈传,却是直接诋毁,说他师兄是在忽悠人,不要过于相信。
陈传瞅了眼史虚白,也是一叹,说道:“既然你都要走了,我们来日去登庐山,看看这天下秀峰。”他心里想的却是,畏名兄,你是不知道我师兄摸骨都是摸得什么人啊,他们可是宋州萧县的佣工朱三,淮南的扒手杨大郎,临安的混混儿钱谬,许州的木匠马殷。都是这些人落魄的时候个我在一本明代传奇看过,说是钱谬要参军的时候,请一个算命老头给算算凶吉,结果这老头一摸钱谬,就嗷嗷大哭,说道:“这么多的王侯命,天下将乱矣。”……
一行二十余骑,在乡间的小道疾驰。
“王爷,再往前走就到了落星湾。”朱元在一旁解释道。
昨天,马云他们终于赶到了江州。当天晚就住在张府,顺便和张家结了亲,约定明年来娶。晚饭的时候,朱元猛的想起隐居江州的名士史虚白,于是就郑重向马云做了推荐。
在朱元嘴里,这史虚白,字畏名,他才能远胜于李唐第一功臣宋齐丘。早年史虚白也曾入仕与李昪,宋齐丘嫉妒其才能,故意设宴款待史虚白,等史虚白半醉之时,请他即做征伐的檄,又做激励军心的诗赋,同时还做将来凯旋的碑颂。史虚白也不谦让命数人执纸,自己一边口念,一边持笔写,俄而众篇都完成了,而且词采磊落,满座的宾客尽皆惊服。其后,中原动荡,史虚白屡次劝谏李昪,咱们兵精粮足,应该长驱中原以定大业,千万不要失去这个机会,不然以后有的后悔的了。可惜,李昪不但不能用他,反而在宋齐丘的撺掇下,还把他给降了官。他心灰意冷之下自己称病,归隐九江庐山下。
而赵普似乎也听说过此人,见朱元推荐,也一力主张去落星湾请此人出山,共就大业。于是,马云第二天,就带着赵普、朱元、林仁肇、李二狗还有女扮男装的紫英等20来人,效仿当年刘玄德寻孔明先生的旧例,来寻找这个史虚白。
好容易找到了史家,敲开大门之后,一个青年男走了出来,弄明白了马云等人的来意之后,那男颇为遗憾的说道:“王爷。真是不巧。前几日家父的一位至交好来访,两人相约一同去庐山游玩了。”
马云一愣,连忙追问道:“不知畏名先生,何时才能返家啊。”
那男望了远处幽幽的青山,说道:“如果兴致已尽,今日就能回来,如果兴致未尽,那就不知何时。”
听了这话,马云颇有种“松下问童,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觉。
趁兴而来,总不能怏怏而去。于是马云就问这男,要了笔墨直言,留下了一封信:“自黄巢叛乱以降,唐室衰亡,群雄逐鹿,天下混乱,北狄窥伺,西戎崛起,中原政权连环交替,三十七载间,已历六帝,大义不彰,仁爱不行,藩镇割据,旋服旋叛,百姓颠沛流离,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江南之地,诸国林立,专事骄奢淫逸,不思养民,盘剥苛刻,行杀鸡取卵之举,不思创业之艰难。云不忍百姓受难,预收天下之众,重现汉唐之盛世,只是智术浅短,前途茫然。望先生念云之赤诚,出山相助云本想写“效刘玄德得孔明,谱当世之佳话”,他看了看站在身旁的赵普,又想起远在荆南的范质、吴班,把这句话当即改成了:“效力天下,共创大业……”诸葛亮在刘备哪里可是当丞相的,在马云眼里,赵普、范质、石文德甚至吴班都可以是丞相的候选人,至于这个史虚白,可从来没听说过。刚才朱元举的例,也无非是文章写的漂亮,可写的再漂亮还能强过李煜吗?口水不能口才,这文才可不等于人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