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封州之战(中)-《五代逆天》


    第(2/3)页

    浔江水势较急,一时间,江水迅速倒灌到船只中去。三五条转船就这样快速的沉没了下去,船只沉没,军士随之落入江中。碧绿的浔江水,霎时就染得通红。直到此时,汉军的将领仿佛才刚刚意识到情况不妙,赶紧挥舞战旗,略略示意撤退,竟然再也不去指挥前队,自顾自的带着中军和后军向东亡命逃奔而去。主将一逃,汉军登时大乱,有些追随主将落荒而逃,有些却又迟疑不定,既想战又象逃,最惨的是落水的汉军,这些人多数都中箭受伤,一面在水中挣扎呼救,一面又要小心提防,免得再中楚军的箭矢,历尽千辛万苦,却只能看着己方的战船,竟然越呼越远,仓皇而逃。

    马光猛抓住时机,传令船只齐动,沿着浔江追杀了下去。楚军乘胜追击,汉军大败,直追到贺江汇入浔江口处,马光猛见过了交汇口后,浔江江面突然变得狭小起来,二三百米宽的江面,竟然只剩下一二百米,方才传令停止追击。可仍有三两条船杀得意犹未尽,竟然不顾将令继续冲杀。

    楚军得胜回到梧州城。一路何景真、崔洪琏眼见汉军大败,楚军追了半截,竟然鸣金收兵而去。俗话说得好:趁你病,要你病。现在这么好的大胜之局,追了一半,居然不让追了。这就想一个好酒之人,你让他喝了两三杯酒,把酒瘾给挑了起来,却又突然不让喝酒了。这意犹未尽,让人抓耳挠腮,心里多多少少是有些怨言。崔洪琏当过刺史,政治眼光还有些,心里暗自牢骚了两军之后,便有些明白,这位马光猛马公,如此保守,想必是因为长沙政局需要这么一场胜利。虽然这大胜变成了小胜,可毕竟还是胜了,这就符合了长沙方面的需要。何景真想的却是建功立业,心中就难免有点着急火,竟然不能回到梧州城,就亲自让一艘小艇载着自己,赶到马光猛所在的大舰之。

    “大帅,刚才明明是大胜的局面怎么收兵了呢?若在延迟个一时片刻的,我军说不定就能将汉军全部歼灭,进而兵围封州那也说不定啊。”何景真刚刚见了礼,就忍不住追问道。他就是这么一个急脾气,就是在郎州也不怎么受马希萼待见。

    马光猛却不生气,微微一笑,冲着刚刚过来的崔洪琏说道:“崔将军,你久在岭南,这封州主将潘崇彻,用兵如何呀?这封州城有多少军队驻守啊?”

    崔洪琏沉吟了一下,说道:“大帅,何将军,这潘崇彻虽然是个太监,可是也算颇为知兵。往年曾南征交州,屡立战功,是员沙场老将了。至于封州的军队情况,这封州被岭南刘氏视为西北门户,封州外靠浔江,有水路之便,城墙高大,粮食充足,兵马有三万之多,且都是刘氏的精锐……“说道这里,崔洪琏眼睛一亮,不由自主的看了一眼马光猛,莫非……

    何景真脾气虽急,却不是什么傻,他听崔洪琏这么一说,诧异的说道:“莫非,这此汉军之败,竟然是潘崇彻的一个幌不成?“

    马光猛心中暗赞,嘴却说道:“何以见得呢?”

    “刚才汉军看样由百余条船,每天船七八十人,看样出动的部队挺多,可是,你们发现没有,这汉军的船只竟然全部都是小船。我军居于游,尚且又容纳二三百人的大船,汉军居于下游反倒没有出动大船,这不可疑吗?再者,刚才汉军摆的是冲锋阵型,按理说,他船小人少,并不利于布置冲锋之阵。汉军之败,这个锋矢阵型恐怕要付重要的责任。汉军初败,可毕竟船只较多,如果立刻改变阵型,未必便是一场脆败。何况,刚才一路追击,除了汉军的前队,我们还能杀伤一些敌人,中军和后军,我们是怎么也追之不,这只能说明,汉军是有意的退让。“

    马光猛呵呵大笑,一旁的崔洪琏更是连连点头,看来这汉军是设置了一个圈套。幸好,大帅沉静机智没有当,不然后果不看设想啊。

    马光猛止住笑声,说道:“今日小试牛刀,就击败汉军主力,传令嘉奖三军。”说着,他话锋一转,笑容一敛,复有沉声说道:“行军打仗,有功者赏,有过则罚。刚才将士用命,本帅绝不吝啬,只是刚才我鸣金收兵之时,却又若干船只,乱我军法,违命追击,军法官,可曾记下那些船只的编号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