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后汉的建立(上)-《五代逆天》


    第(2/3)页

    “史大郎,休要胡说,,,你,。。你这不是置我与不仁不义之中吗?”老态龙钟的刘知远不知道从哪里有来了力量,居然直起身来,一把推开了史弘肇,斥责道:“如此乱臣贼子之言,也是一个朝廷命官能说的话吗?如不是看在你往日的些许功劳上面,寡人现在就活刮了你。”

    刘知远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下面默默无言的官员们,顿了下,重新又商量道:“刚才我的提议,各位大人如何看呢?”

    太原令王俊站出来说道:“大王,此计不妥。大王忠义之心,苍天可鉴。可大王您想过没有,你这么做,全了的是您个人的忠义,却有可能置陛下于万劫不复之地。”

    刘知远一愣,默默的看了一眼王俊,浑浊的眼睛中流露出一种耐人寻味的欣喜之色,只是这一丝的欣喜转瞬及逝。

    王俊不卑不亢的说道:“大王,您此时出兵有三不妥,第一,大晋与契丹,近来年虽屡次生战争,可是情分上在,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念在高祖皇帝的面子上,恐怕不会对皇帝陛下作出什么过激的事情来,而此时,您突然从太原兵,讨伐契丹,耶律德光惊怒之下,这股怨气十有**,会出在皇帝陛下的身上。这样,大王您不就好心办了坏事,恐怕会背负骂名啊。第二,现今,天下藩镇诸如杜威、李守贞、高行周、符彦卿等人纷纷投降,而大王您却独树一帜,讨伐契丹,臣恐怕,您不但交恶于契丹,那些投降的人也会视您为死敌。这第三,大王作为大晋最后的力量,您在不明情况之下,就贸然出兵,一旦兵败,或者战局不利,那么请问大王,天下虽大,又有何人能救陛下脱困呢?”

    刘知远颓然坐了下来,许久之后,他站起来,走到王俊的面前,躬身拜道:“先生之言振聋聩,惊醒梦中人矣。请受寡人一拜。”

    王俊哪里敢受这样的大礼,他连忙伸手屈服,还没来得及扶着,刘知远已经拜了下去,王俊连忙跪倒换了一礼,他这么一跪反而让刘知远伸手将他扶了起来。

    刘知远说道:“先生可愿为陛下,为天下百姓,去汴京一趟啊?”

    王俊连忙答应。当即就启程赶赴汴京,一路上,契丹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王俊也是遇到不少诘难,只不过他默不吭声,只是一一记下。到了汴京之后,耶律德光听说刘知远的使者来了,立刻就派人将王俊给请到了宫中,徐徐问道:“自太原一别,枉然十余年,知远儿身体可好啊?”

    当年后唐末帝派兵讨伐石敬瑭,大军围着太原城日夜攻击,太原城朝不保夕,无奈之下,石敬瑭派遣桑维翰出使契丹,请求救援。即称臣,又称儿,还割让了燕云十六州。当时刘知远就曾劝说石敬瑭,称臣就算了,不必在称儿,更不能割让土地。但是,石敬瑭不听。后来,**战败,耶律德光在太原城东郊正式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当时刘知远曾侍立在石敬瑭身旁。可能是刘知远长的有特色(生来脸就是紫色的,而且白眼球多黑眼球少),耶律德光曾经指着刘知远对石敬瑭说道:“此人忠义骁勇,石郎应善待之。”可是刘知远对耶律德光是一点好感也没有,石敬瑭前脚进汴京城,刘知远后脚就说:“陛下,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这契丹人什么好玩意儿,当时的约定是形势所迫,现在。。。”刘知远之话说得很明显了,而当时燕云十六州除了契丹人很早之前自己已经打下的两州,其余的都还在石敬瑭手里,现在翻脸很容易就把契丹人给揍回去(八年后,石重贵就曾多次把契丹给揍回去了)。结果,石敬瑭立刻接过话茬,说道:“现在更不能说了不算,下旨,把驻守燕云十六州的官兵全部召集回来,一定要和平的将燕云十六州交给契丹人。”一句话,把刘知远郁闷的要死,两人的矛盾,就由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时间久了,这话当然就传到耶律德光的耳朵里面去了,耶律德光这人贼好面子,听了以后很是不爽,到了后来,契丹和晋国交兵,几乎每次耶律德光都是并分两路,一路进攻易州、恒州,一路就进攻河东。进攻河东这一路,每次都讨不到好去。可耶律德光心里郁闷的要死。现在终于有了机会,耶律德光就故意称呼刘知远为“知远儿”,看看这个知远儿的使者是怎么回答的。

    王俊连忙跪倒在地,说道:“陛下,高祖皇帝乃是陛下之义子,太原王安敢于高祖皇帝并列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