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现任皇后与太子同属一派。如今太子需要沉静,想必皇后也不会给自己找不自在”温以恒心中已经有想法了:“说不定是三皇子云慕游。” “云慕游真能成事?”苏九冬不太认同:“皇贵妃虽然能与现任皇后向圣上争宠,但皇贵妃背后的势力终究不抵皇后背后的外戚。” 苏九冬继续补充道:“而且云慕林被委派了能做事的公职,云慕游则依旧当个闲散皇子。两者想比较,三皇子云慕游似乎难以敌过太子云慕林,他应该犯不着去惹我阿爹吧。” 温以恒的分析显然看得比苏九冬还远些:“恐怕朝廷已经提前到了卡位的阶段。圣上不愿让苏将军辞官归隐,说不定就是存了为太子云慕林登基后,朝堂上仍有能臣可用的局势。” “此事会不会也波及你?”温以恒身为当朝尚书令载辅,肯定也会受到波及。 温以恒轻叹一口气:“肯定会波及到我,恐怕我早起写好的那封请辞书汇报上去后,也是被圣上留中不发的情况。如今也只有听天由命的份了。” 在温以恒与苏九冬在行辕里“安心休憩”时,石一清也带领人员循序将粥厂设立了起来,更是打着“马匠人”的旗号面世。 城中百姓不知这位“马匠人”是何许人也。但如今能资助他们粮食果腹,百姓灾民也乐见其成。于是,马匠人粥厂的名号也立刻在百姓当中传开了。 附近的灾民得知西受降城中有新开的粥厂赈灾,也纷纷赶过来求一口救命的饭。老友书屋 由于旱情未解,温以恒的一日三餐自经过开坛祈雨后便一直延续至今,只为体察民情,与百姓同苦。 今日温以恒特地留苏九冬与他一同在书房里用午膳,一起听石一清汇报当初捐款的成效。 今日的石一清也是心情大好,深深吸了一口气,认真对温以恒与苏九冬汇报道: “之前开坛祈雨日所筹得的官员与富户们的捐款,除了拿去购置粮食米面之外,更换购了新的水车,新的水井也打了不下十个,暂时缓解了旱情下水源稀缺的情况。” “原先从隔壁道购置的赈灾粮即将于今日用尽,但好在新购买的赈灾粮明日应该会到,所以粥厂可以不间断的继续运营下去,灾民们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温以恒当即表示道:“在朝廷的赈灾银两与粮食未到之前,粥厂必须每日营业分发香粥,百姓们断不可一日无食物。” “自开设粥厂以来,只见百姓笑脸,不闻哀怨叫饿之声,这一点你做得非常好。” 温以恒发自内心的夸赞石一清的办事能力,能将粥厂经营好,确保每一位灾民有食物可吃,这并不容易。 说到此处,石一清不由得动容。脑海里想起粥厂前向灾民分发熬好的香粥时灾民们感激涕零的模样,不由得双眼一酸,眼眶一红,差点当着温以恒与苏九冬的面落泪了。 “温相此番巧计化解了城中旱灾,更通过自己的途径将城中旱情向朝廷与圣上汇报,下官实在是感激非常…容下官斗胆,代表这西受降城的灾民向温相表达感激之情、救命之恩!” 温以恒闻言只轻描淡写的摆摆手:“为官者,自当为民请命。本相不过是将实情向向圣上汇报,然后敢在朝廷拨款粮食未到之时略尽绵薄之力为城里百姓做点实情,不足挂齿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