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温以恒见苏九冬实在回忆得艰难,不由得开口提醒道:“是徐振修。” 苏九冬连连点头:“对对对,就是这个人名…当时阿爹只说了徐大人,很少提他的全名,我还是在某次你写的奏折里看到这个人名的。” 温以恒如今已经将苏九冬当做自己人,所以也不吝啬向苏九冬告知他的党派与部署: “徐振修原先是千牛卫上将军,后来不拘一格用人才,得到圣上的器重,被调到了兵部,后来被提拔成为兵部尚书。” 苏九冬继续说道:“难怪…之前阿爹曾于我说,当时兵部尚书没有处理好与高车国的战事,圣上有意派云慕林出兵边境镇压战事,最后却派了你去,想来你是替徐大人解围吧。” 温以恒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欣慰表情:“不错。我当时愿意去边疆,一部分原因是为徐振修解围,大部分的原因还是由于你阿爹直接在信函里指名道姓要我去前线。” 温以恒一边说一边坐起身子,拿过枕头垫在罗汉榻的扶边上靠着,低语陈述道: “当时圣上虽然看到你阿爹在信函里点名要我去,但还是有意派云慕林前去边境平定,纯粹是为云慕林积累个军功、博个名声,将来云慕林登基时也不会被人非议没有上过战场。”要读读 “看来,圣上在所有的皇子中,还是对云慕林比较爱重。” 苏九冬的语气里带了点点无奈:“虽然平时圣上对云慕林几近苛责,反而经常夸赞三皇子云慕游,现在看来未免没有捧杀三皇子的嫌疑,就犹如《风俗通》里的长史马典故一般。” 苏九冬原先在国公府每晚哄苏庭安入睡时,手里拿的就是从温以恒书架上翻的《风俗通》。她曾经给苏庭安读过长史马的典故。 苏九冬凭着记忆一字一句念出了原文的段落:“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吾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 “官吏的骏马高大强壮,凡看到骏马的人都会夸一句这马肯定跑得很快,以致骑马之人听了夸赞觉得快慰得意,更让骏马肆意驰骋。此典故最终以马儿过度疲劳奔死而告终。” 言外之意不外乎是捧杀。 “而且一遇上去边疆平乱这种可以挣名头的事情,圣上就有意让云慕林前去,显然是在为云慕林将来登基铺路。”苏九冬说完后重重的点头,只觉得自己的分析越想越靠谱。 “你分析得很对。虽然圣上故意在人前贬低云慕林抬高三皇子,在我看来无非是两个原因。”温以恒比出两根骨节明晰、修长竹直的手指,耐心为苏九冬讲解。 “其一,是为磨砺云慕林的心性,看他是否确具备为人君知狠善忍的条件,也是在观察三皇子的为人,看他是否会恃宠而骄,以致生出与太子争夺皇位的不轨之心。” “圣上通过捧杀云慕游,欲使其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导致堕落、失败。轻飘飘的几句夸赞,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为云慕林除掉潜在的竞争对手。” 虽然目前不曾见云慕游有冒出与云慕林竞争的苗头,但难保以后不会生出竞争不臣之心,所以天铎帝一直对云慕游保持谨慎而防范的态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