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隐次归有意与其他外族富户联名向云慕林去函,如果他真要向云慕林汇报情况,肯定会将我留在西受降城的情报写在信函里。” 温以恒从容的猜测道:“如此一来,云慕林知道如今我还在西受降城里留守没有动身回京,就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也许他会因此收敛一些,不再有胆子随意在尚书房压奏折了。” 苏九冬一双水汪汪的秋瞳盯着温以恒,缓缓问道:“这么说,你是同意隐次归的想法,愿意放他给云慕林去函?” 温以恒当即推了推苏九冬的肩头:“你能这么问,就说明你对此有异议。你大可直言不讳,我在听着呢。” 苏九冬镇静的叙述自己的观点:“我反而认为,不能让他们给云慕林去函。最好是在他们发函后暗中劫夺信函,造成双方信息停滞的不同步局面,局势反而对我们更有利。” “这样他们以为云慕林最终会收到信件,所以能暂时安分施粥一阵子。而云慕林没有收到信函,就会继续肆无忌惮的在尚书省压下奏折,对圣上瞒报西受降城的旱情。” “然,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何?”温以恒诚恳的发问。温以恒不想受限于自己立场的思维局势,所以现在但凡苏九冬有了新的想法,他都会在意看重。 苏九冬双手一摊,直截了当的说道:“就是为了引诱云慕林继续瞒报西受降城的旱情呗。”127 温以恒顺势询问道:“倘若任由云慕林继续瞒报旱情,朝廷的赈灾款粮迟迟不发,对城中百姓是否不利?而且我们这算不算是在利用灾民与云慕林打擂台?” 苏九冬镇定自若的回答道:“有隐次归的粥厂在,他完全按照我的要求,每日想向灾民施粥三次,每一碗粥都是能确保灾民吃饱的立筷不倒程度,哪里还会对灾民不利?” “至于刚才的说的利用灾民与云慕林打擂台,这就更不可能了。” 苏九冬的头摇得如同拨浪鼓一般。 “我不是云慕林那样冷些无情的人,不会拿灾民的性命做赌注。反而是云慕林自己最先瞒报旱情,才致使旱情加重。” 苏九冬做不到像云慕林那般冷血冷性、学不来云慕林身上那种为了一己私欲、不惜牺牲受旱情困扰的灾民、将黎民百姓的饥馑于不顾的“精神”。 苏九冬戳戳温以恒的心口,对温以恒的谦虚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局面之所以在好转,皆是你的功劳啊!” “自我们在西受降城留下之后,你积极号召官员捐款,如今又能骗得隐次归开设粥厂、捐赠银两,才算是解决了石一清的燃眉之急,使得旱情后的赈灾工作得到了有力的援助。” “如今形势在变好,我们趁此机会稍稍借助旱情做做文章,既不杀人也不害命,也不算过分吧?”苏九冬与温以恒四目相对,言谈间带上了微微撒娇的语气。 温以恒淡然一笑:“你不妨说说你想借此机会作何文章?” 苏九冬下意识看向温以恒的竹直的手指:“自然是想借你的手写封信,送到京城去。” “送信去京城,最后还不是被云慕林压下不让报的结果而已。”温以恒有点看不懂苏九冬意欲何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