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温以恒手指在每行诗句里都点出了其中一个字,再遥指天上的明月与江面的倒影: “将每一句诗的字体拆解出来,你的诗句里暗藏了‘江边秋月’的连句…我有没有说对?” “你果然能看出来我的用意。”苏九冬连连点头。温以恒本身就是世家出身,饱读诗书,自己又是京城赫赫有名的才子,所以她对温以恒能看出其中的藏字并不意外。 温以恒大方的告知原因:“皆因刚才你告知我的那首诗里,也是‘江边秋月’的藏头诗,所以我再品这首诗时,眼睛就不由自主的被里面的藏字吸引了。” 苏九冬与温以恒一同将纸张送去秦掌柜设置在高台上的方桌上,从最靠近的左边阶梯拾阶而上。 与此同时,万众瞩目的顾公子带着小厮、小厮捧着纸张,从右边阶梯一同走上高台。 四人一同往中间的秦掌柜身前方桌走去,在高台上八目相对,不期而遇。 只见那位顾公子的眼神向苏九冬投去,而苏九冬却直直望向顾公子身后小厮手上捧着的纸张,急切的想一窥这位才华横溢、书法无双的顾公子究竟作了什么诗句。 温以恒对眼前的顾公子盯着苏九冬看十分不喜,但又看到苏九冬没有回应顾公子的目光,而是失态的望着小厮手里的纸张,心里又平衡许多。 那位顾公子没有久盯苏九冬,不一会儿就奉上纸张,请秦掌柜评判。顶点 温以恒扳过苏九冬的肩膀,将手里的纸张递给秦掌柜:“咳咳……秦掌柜,这是山秀公子所作诗句,还请一观二评,看看这首诗是否有资格能成为今夜最佳十首,于壁上题诗。” 秦掌柜欣喜的捋着长须,笑道:“好好好……你们两边同时将诗句奉上,在下确实需要好好评判一番了。” 秦掌柜的这句话,让原本许多埋头奋笔疾书的文客都停下了手中的笔,齐齐望向高台。 皆因秦掌柜收诗句时都是冷淡的情绪,时常面无表情,鲜少见他表露如此欣喜甚至殷勤的情绪。 以至于台下听到的文客门,不由得猜测高台上送去诗句的人是何许人也,竟能让秦掌柜肯费心评判。 “既然是顾公子先送到,那在下就先看看顾公子的诗句罢。” 秦掌柜将纸张平铺于桌面,细细阅览起来,苏九冬这时候也终于有机会能看到这位顾公子究竟写了什么内容。 同样是生宣的纸张,顾公子在纸张上写到:“江上又通舟,头边唤醉醒。蝉声秋色来,陇头秋月明。” 苏九冬先粗略看了那首诗,再细细一读,不由得为暗藏其中的玄机而瞠目结舌,苏九冬下意识望向温以恒,二人对视,目光幽深。 秦掌柜并没有注意到左边温以恒与苏九冬二人的动作,正全神贯注顾公子的品评诗作。 “顾公子的细笔书法应该是取从于王蒙吧?字体结构匡正有力,运笔勾勒有雄浑之势,风格出众,值得细品。” “再观其诗作,显然取材于此情此地……”秦掌柜望向顾公子,悠然一笑:“顾公子在此诗句里又藏了诗句,取递增双韵,将‘江边秋月’藏于每行诗句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