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营-《扫明》


    第(2/3)页

    如此大规模的招兵,势必要在庞大的开销花费中雪上加霜,王争看着治下一天天的变好,也是由衷的高兴。

    正兵招募后一般就在本地立营,过不了多久,登州营便会马不停蹄的派出老兵前往各处充任基层军官统带新兵。

    相应的,各地的镇守军将几乎都成了实镇一方的硬派角色,这种人,既要绝对的忠心,也要有相应的能力,足够压服地方的宵小之辈。

    这些军将单凭王争一个人根本挑不过来,其实人数太多也记不太清,往往都是与军议司的李岩、管清天、顾君恩等一众参谋商议决定。

    集思广益,查缺补漏,各地赴任的名单都是现在登州营内的老资格,基本都是从盐丁、嫡系盐丁、正兵、战兵一路凭着军功升任上来。

    经过了无数次的历练与考核,从尸山血海的战场上拼杀出来,这才是铸就了这批崭新的守备、千总、游击甚至是参将。

    王争让他们带兵驻守地方,压服宵小绝对是绰绰有余。

    饭要一口口的吃,王争深知山东六府糜烂甚重,时局不靖,登州营如今的实力还不够,只能一点点的去改变,稳步前进。

    若是急于求成,只能适得其反。

    眼下登州营实际控制的地区一下子扩展了一倍,幅括登、莱、青、济南四府之地,需要的兵员和各种后勤官吏也是大把。

    告示贴出去之后,各处新建起来的军营、军议司分署与巡检司分署等每天都会迎来成片的流民和难民前来报名。

    当然了,还有大量渴望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义勇之士前往投奔。

    山东省在以一种极快的速度从濒死状态中复生,但事实上,早在王争与闻香教周旋于登、莱、青州等地的时候,除了山东以外的地方就又是刀兵大起。

    去年归顺明廷的流寇首领张献忠、罗汝才等人,果然是有狼子野心,五月份的时候他们联合了革左五营等一些有名望的流寇首领,在谷城、房县复举“义旗”。

    事实上,两处的知县早就察觉到这些流寇的不臣之心,但他们只是个小小的地方官,说出去的话甚至连五省总督熊文灿府中都到不了。

    就算是能到当今的内阁辅臣、兵部尚书杨嗣昌杨阁老手中,怕也会被瞒住不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