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与地位的变化-《扫明》


    第(2/3)页

    他们的主要事宜是要同军议司的吏员、账房们一起,在这里核对查证今年各处田庄的收成花费。

    这个核对查验一干就又是十几天,最后的结果由军议司右军议管清天核算出来,登州营总共在田庄政策上亏了白银十几万两之巨。

    想想也是如此,现在各地这些新建的聚耕农庄,从细微的建庄原料花销,到普通百姓家中的田地、种籽等物几乎都是王争从无到有的出银筹办。

    这也就相当于花钱买个安稳,没有这些钱安置,百姓们还是流民,现在这般聚在一起和和气气的耕种也断然不会发生,各地贼寇是根本剿不干净的。

    王争早有心理准备,起码在两年之内,田庄方面是不会有盈余的。

    但是王争听到的时候,依旧对这个亏损数字十分吃惊,但仔细一想也知道这银子花得实在值得,登州营尽管在田庄、兵械、军饷、赏银等一些方面亏空甚多,但是在盐货买卖上却是获利巨大。

    眼下山东六府真正被登州营掌控,换句话说,整个山东的盐货与各种买卖交易都已经捏在王争手中,这个时候刀架都在脖子上,已经是案板上的鱼肉,就算豪绅们想要反抗,也已经晚了。

    这初掌山东的第一年真正算得上百废待兴,登州营每到一个地方,那些原本的卫所部卒一般只是抽出几个刺头杀鸡给猴看,剩下的不敢说话,最后都是花银子裁撤,遣散各地了事。

    王争接到各地雪片一般的文书与塘报,对明廷的腐败更是深深失望。

    一般的城池、墩卫都是年久失修,加上城内烽火、女墙、望楼甚至是民房的修缮,方方面面都需要钱,这些都需要王争自掏腰包。

    王争既然已经控制这里,自然不能再让它和从前一样,往往一个值得修缮的大城,最后投入的银两便有上千两。

    况且登州营在这一年连续扩招了两次,虽然打了几个打胜仗,名声迅速传播,但常年积攒下来的银子却很快见底。

    王争现在才知晓什么叫打不起战争,为何战争劳民伤财?

    且不说每一场出征的战前动员诸事,就算打胜了,对那些幸存士卒的奖赏与战死将士家人的抚恤都是个天价,朝廷发下来的东西杯水车薪,有所亏空自是理所当然。

    所幸,江南富庶之地名不虚传。

    王争将宁海盐在八闽、秦淮等地的销售权交给郑鸿逵,以郑家的能力,仅仅是下半年与两方合作所得便已经能填补农庄等的亏空,加上宁海盐在山东的交易买卖,倒是能略微的积攒下一些。

    快过年了,王争的老母亲王刘氏和正妻玉儿也很忙,那些各地来核算的将吏们往往都要去总镇府后宅,郑重其事的探望一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