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分 封-《秦汉岁月》


    第(2/3)页

    项羽首先跟楚王熊心开起了玩笑。

    他采取了明褒实贬的做法,首先尊崇熊心为义帝,将熊心的地位升格。外界看来,熊心就像是当年的秦始皇嬴政,但实质上却没有嬴政那般的威望和权力。

    威望和权威掌握在项羽的手里,江山是他打下来的,而熊心只是坐享其成。项羽明确告诉他的将领,告诉全国革命军,熊心根本一点功劳都没有,天下是各位诸侯和我项羽浴血奋战得来的。项羽要将天下分封给各位诸侯,而义帝熊心却没有一寸土地。(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史记-项羽本纪》)

    在项羽的内心,其实是非常痛恨熊心的。因为当年叔父项梁战败身亡,而熊心却满不在乎的样子,不仅提拔了害死叔父的叛徒宋义,还把自己安排在宋义的军队里,处处受到宋义的压制和侮辱。更重要的是,当年愿意冒险进攻关中的,只有他和刘季两个人,而熊心却把这个机会交给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刘季,以致于最后刘季捡了个大便宜。可以说,项羽对熊心从未有过尊崇之心。这一切一切,都是项羽心头的仇恨。而项羽正是个有仇必报的人。

    熊心一直不甘心任人摆布,曾想狠狠的抓住机会,紧紧的握住权力。但很可惜,当项羽节节连胜,最终攻进咸阳城的时候,他已经丧失了这个机会。他再也控制不住项羽,再也无法压制项羽的权威。

    已经升格成为义帝的熊心,只能灰溜溜的接受项羽的安排,迁移到荒凉的长沙郡郴县定居。熊心的心情很低落,他觉得这是最差的待遇,最坏的结局。但他没想到,更差的待遇和更坏的结局紧随而来,那就是——被夺去了生存的资格。后来,项羽派人暗杀了义帝熊心,执行命令的正是那位凶狠的狂徒黥布。

    【刘季】

    接下来,项羽跟刘季开起了玩笑。

    当年楚王熊心向楚军各位将领许诺,谁先进入关中,谁就可以当关中王。这个决定是面向全国全军宣布的,无可否认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这也是当年熊心为了激励众将士,而抛出的一块大蛋糕。刘季拼死拼活,无非就是想要得到这个“关中王”的桂冠,以及故秦国这片土地和子民。刘季翘首以待,一心以为这个奖项非他莫属,他都已经准备好获奖感言了。(感谢TVB,感谢支持我的粉丝……)

    但没想到,项羽玩起了文字游戏。虽然条约是义帝熊心缔造的,但是解释权却掌握在项羽手里——项羽说了算,因为项羽才是掌握实权的人。项羽按照约定分封刘季为汉王,但是故秦国的土地和子民却没有完全分给刘季,而是把它们分成了三块,刘季只得到了其中最差的那块——巴蜀之地。

    那时候的巴蜀,并不像如今这样繁华喧嚣,没有美味可口的“重庆火锅”、麻婆豆腐、担担面和串串香,也没有曲调多样的川剧和神秘惊奇的变脸,更没有宏伟壮观的乐山大佛、都江堰……像峨眉山、青城山这样的高山峻岭倒是不少。那时候的巴蜀,是秦帝国的大监狱,凡是犯重罪的囚徒都会被押往这里受刑。这里路途遥远,而且荒凉至极,艰险丛生,不要说能否回来,能否安全到达都是个问题。很可能,还没有去到巴蜀,就已经死在路上了。

    刘季被分封到巴蜀,在他的内心,并不觉得这是件喜事。相反,他觉得这就是对他深深的侮辱,等于去巴蜀受极刑。刘季感到非常愤怒,恨不得马上就操起家伙跟项羽对着干,也不管自己已经是50多岁的身躯了。

    稳重的萧何此时站了出来,劝说刘季万万不可冲动,硬拼只会送死。

    “胡说八道,你怎么知道我们一定是送死。”(何为乃死也)已经历过多场战争,并且攻进关中的刘季此时显得有些骄傲。

    但这种骄傲很快就被萧何压制住了。萧何首先从现实情况出发,对比两者的实力差距。无论是从兵员数量的角度看,还是从军事经验的角度看,我们都比不上项羽。百战,必定百败,硬拼只会送死。萧何还引经据典,搬出古老的商朝开国君主汤和周朝开国君主姬发来激励刘季。最后,萧何劝说刘季暂时养兵蓄锐,将来必定可以夺取天下。(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书-卷三十九萧何曹参传》)

    说得这么头头是道,也不知道刘季到底有没有听懂。不过,刘季是实用主义者,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意见建议,他一般都会虚心采纳。作为一名成熟的男人,为了心中的理想,不管自己内心多么不情愿,也要接受眼前的痛苦和委屈。刘季懂得这个道理,他不会像幼稚的项羽那样,对自己喜爱的东西紧紧握住不肯松手,即使明知道会伤害到自己。

    但刘季内心暗暗发誓,将来必定会重回咸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