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改革《二》-《我是刘病已》
第(3/3)页
这个丞相加上九卿一个也跑不了,甚至下面的辅助官吏,涉及地方的地方官员,贵族,士大夫也要投入这项工作。
但是整个河西政府已经瘫痪,所以这一项工作又转嫁给长安。
但是这个化胡为汉的壮举,全天下所有人都在看着,甚至汉室的敌对势力,匈奴也在密切关注。
于是,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向天子和丞相。
这种军国大事儿,拿主意和下命令,只能是天子。但是现在真正当家做主的是丞相霍光,天子羽翼未丰。
所以大事儿还需要天子和丞相共同拿主意。
正如洪范所言:惟辟玉食,惟辟作福,臣无作威作福玉食。
感受到群臣的目光,刘询平静的继续说道:“此事,上承太后,下丞相与九卿,当朝两千石大臣共同商议,看朕之言是否妥当!”
汉室的政治中,最大的忌讳就是,不管皇帝多么急迫推行某个政策,也要让当朝两千石大臣,在京列侯,封君,南北军将军以上官员共同商议,得出皇帝想要的答案,再顺势而为。
有时候大的政策调整,还需要专门召开大朝会,召集全国主要的执政官员,比如郡守一级的官员,致仕九卿,刘氏各地诸侯王,各学派博士,关中三老,听取他们的意见,再来实施。
看上去像罗马元老院式的贵族共和,但实际上,不管是刘询还是霍光等大臣都明白,这不过是执政者,向天下彰显证明,自己的政策是得到最广泛的支持,是民心所向的结果。
王寡妇床上的棒槌,样子货!
而且这个政治传统十分脆弱,天子占有绝对优势的时候,抛开这个传统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天子的羽翼未丰的时候,这个传统又会跳出来,所以这个传统的生命力十分的顽强。
不论执政者,怎么蹂躏它,玩弄它,践踏它,无视它。
总有一天,下一个执政者为了收拢人心,团结一致的时候,会主动的将它收拾干净,重新的摆放上神台。
第(3/3)页